第3頁(第1/2 页)
每次坐在寫字間,抬頭望著電腦音響上的這張明信片,這些問題就會用力地抓著我不放。莫非她最近又去過珠峰?我忍不住又一次取下它,再次端詳明信片上有些模糊的郵跡。明信片的背面,蓋有三枚郵戳,左邊一枚紅色的紀念郵戳,比右邊兩枚郵戳的比例大一倍,上面環行著藏漢兩種文字--&ot;紀念人類登頂珠峰成功50周年&ot;,郵戳正中間是珠峰圖案,此戳的日期是2006100310,西藏定日縣。右邊的兩枚郵戳,其中一枚蓋在空白處的,與左邊的紀念戳日期同為西藏定日2006100310(大本營2)。就在此郵戳之上,一方中國郵政&ot;防止大氣污染&ot;面值為60分的郵票上蓋有&ot;西藏定日
2006111421,(藏文兩個)&ot;分&ot;&ot;這樣的郵戳。顯然,這是明信片發出的時間了。我猜想在&ot;分&ot;字後面應該還有一個字,至於那個字到底應該是什麼,問了幾個朋友,都說很難猜祥。有一個提出,可能是&ot;分箱&ot;。笑我多情的想了半天,當時可能是郵局工作人員在天氣變化多端的珠峰腳下,蓋郵戳的手有些發涼發抖沒使上力勁兒吧,每每想到這當兒,我就會產生給他們送一雙棉手套的強烈願望,讓他們溫暖的手把每個郵戳都蓋得清晰明確。很快,我將此問題轉到了故鄉一位愛好集郵的朋友那裡,他果斷的排除了&ot;分箱&ot;說法,取而代之的準確答案是&ot;分揀&ot;,這是分發郵件的一道科學程序。
明信片正面就是雲霧迷茫的珠穆朗瑪,雲霧之上的珠峰看上去,尤為壯觀,氣勢凌人,在午後的光線下,那些所向披靡的雲霧正在落荒而逃。右上角蓋的郵戳為&ot;拉薩2006112018平信(出)4&ot;。從正反兩個郵戳的時間上計算,珠峰到拉薩,一張明信片在郵路上走了六天時間。
不久,我在sn上遇見了趙女士。除了對她寄我明信片的熱情舉動表示謝意之外,我還特別詢問了她關於這張明信片的一些細節。她的解釋並沒有解除我的疑問,原以為這張明信片可能是在珠峰腳下遇到了冰雪無情的凍結,或是遇到了比冰雪更殘酷的險情,沒想到此明信片並非趙女士在珠峰時所寄,而是在她帶著這張蓋有特別紀念郵戳的明信片離開珠峰,離開定日回到拉薩時,托一位即將前往珠峰的陌生旅友所代寄。我不知道,當初趙女士為什麼沒有在珠峰時將此明信片一齊寄給我?是不是以為我久居拉薩,容易對珠峰產生疲勞的審美?是不是以為我經常可以在西藏的任何一個角落遊走,一睹珠峰尊容的事情就可以免去?是不是感覺珠峰離拉薩不太遙遠……我想,除了這些,我還能想到的就是,當時定日中轉珠峰大本營的郵車即將出發,她是否正在提筆,可已來不及?
第42節:西藏的天堂時光(4)
我猜了又想,想了又猜,這何嘗不是絕版的珠峰呢?懂得集郵知識的朋友說,如果當日(2006100310)寄出這張明信片,那兩個紀念戳其中任何一枚落在郵票上,這張明信片定會更具一定的紀念和收藏價值。
或許,這裡面還有別的什麼讓人難以想像的用意隱伏在裡面。趙女士為何帶著遺憾的美麗選擇如此美麗的遺憾,我不得而知。也許,她壓根就沒想到這麼多?只是我一廂情願想得太多罷了!
從藍色的地平線上無限延伸的西藏,人和人的距離好像隔得很遠。我想,有些事情的答案永遠不知道會比一時知道的狀況好得多。至少,它還可以讓你在守口如瓶的歲月中擁有猜詳的種種可能,至少它還可以讓你在敦厚的陽光下看見龐大沙漠怎樣成為一粒沙子……至少我還可以在平靜與浮躁的拉薩之夜,多生出一些想像--想像在珠峰距拉薩約730公里的道路上,郵車就像一隻綠狐,跑過冬日的蒼茫,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