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5 页)
衔�礁鋈宋锸窃诳赐�谎��鳎�S捎诹礁鋈宋锏奈恢迷诨�嬷械墓雇家荒R谎��绱嗣飨缘南嗨仆夹尾��艘恢至��小��赐夹瘟��浴4诱飧龉鄣憷纯矗�〗虻姆绺裼氤橄笮问降缬坝幸烨��ぶ�睿ú卧牡谑�碌�424~425页)。仿佛他在剧情片的范畴中,也仍然要做到类似在《机械芭蕾》中图形相连的抽象乐趣。
《东京物语》中时间与空间元素的运用,既非故意暧昧,也不具有叙事的象征功能;反而,它说明了经典叙事电影中,可以存在一种时间、空间和叙事逻辑间的不同关系。空间与时间不再只是温驯地制造清楚的叙事线,小津将它们提升至可以单独存在的地位,或成为影片中重要的美学元素;他也没有因此忽视叙事,而是将它做一种开放性的呈现。《东京物语》和小津的其他影片风格技巧均与叙事平等存在,因此,观众从一种新的方式去观赏他的影片,亲自参与了一出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戏剧。
第六部分 电影史(1)
第十二章 电影艺术与电影史
“新好莱坞”与独立制片
20世纪60年代中期,好莱坞工业似乎很健全,有诸如《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1965)和《日瓦哥医生》(Dr。 Zhivago; 1965)这种卖座巨片带来庞大的利润。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昂贵的片厂电影亏损惊人。在院线发行后,支付高价转播电影的电视网不再竞标影片。美国电影观众减少到每年10亿人次左右(之后尽管有家庭录像带,这个数字还是保持相当稳定)。到了1969年,好莱坞的公司每年损失两亿多美金。
制片们于是开始反击。有个策略就是制作瞄准年轻人的反文化电影,最受欢迎且具影响力的,就是丹尼斯?霍珀(Dennis Hopper)的低成本电影《逍遥骑士》(Easy Rider; 1969),和罗伯特?奥尔特曼(Robert Altman)的《外科医生》(M*A*S*H; 1970)。然而,大体上来说,其他有关校园革命和非传统生活风格的“青春电影”(youthpix),在票房上都不是很有吸引力。有助于提供电影工业财富的,是年轻导演们拍摄的一系列卖座强片,最成功的有弗朗西斯?科波拉的《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威廉?弗兰德肯(William Friedkin)的《驱魔人》(The Exorcist; 1973);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大白鲨》(Jaws; 1975)和《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约翰?卡朋特(John Carpenter)的《万圣节前夕》(Halloween; 1978);以及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 1973)、《星球大战》(1977)和《帝国反击战》(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此外,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1976年的电影《黑天使》(Obsession),以及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1976年的《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和1980年的《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则获得影评的赞赏。
这些人及其他导演渐渐以“电影小子”(movie brats)一名为人所知。他们大多数是从各种电影学院毕业的,例如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NYU)、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