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老人还能偷偷吃上个咸鸡蛋。虽然说吃不饱,其实就是当时家庭人口太多,而种地的收入大部份都拿出去支援国家还债了。
1975年,扎赉诺尔欢送知识青年下乡。林梵的大姑就去了大杨树农场局‘青年农场’。大姑到了农村,经常是挣不到基本的口粮,成天来信管家里要这要那,譬如粮票啦、旧衣服了、甚至手电筒的电池和蜡烛也时常的给她寄。
扎赉诺尔煤矿距离达赉湖很近,山坡上的荒地肥沃宜于种植,达赉湖的支流就从爷爷家附近流过,爷爷说最旱时也从没有断过溜,开垦荒地种香瓜子、甜瓜、土豆、布留客、甜菜疙瘩,玉米、小麦,秋后卖掉补贴家用。
后来农民公社也种,不过是集体的,那时地好种,就是人少,年轻人都上了煤矿,而且这地这么多年从来没招过蚂蚱子,就是那些年这家贼多,入秋时洞杵子多,开春用大爬犁开地时,满地的跑的洞杵子,饿了一冬的狼呀,狐狸啥子的就跟着大犁跑,开上一个月的地,狼都吃吐了,看都不看。
集体公社后,爷爷就在公社里赶马车,奶奶就在家里代孩子,到了特殊时期后期奶奶的身体一直就不好,都是年轻时干太猛了,做下了病,就那样也不闲着,在家养个鸡呀,牛呀什么的,平时挤点奶,到了夏天还可以去卖个牛犊,那时家里也养猪,如果没有集体公社的存在,现在家里的生活肯定会很富裕。
第二十四章 地 名
地道土生土长的,扎赉诺尔人有很多的里语俗话,假如你想冒充本地人,这些地名就够你琢磨的了:譬如:蘑菇山、西大营、毛子坟、东大楼、三码机、小站(滨州铁路扎赉诺尔火车站)、二号、红旗社、马号、西山小铺、老908(66年以前扎赉诺尔火车站)、小河口、二卡、红白房子、**食堂(以前将饭店称之为食堂)、社宅、街里、老五七住宅、满里(满洲里的俗称)、铁道北、东豪、泸滨、海浪(海拉尔的别称)、十一号、老豆腐房、局址、灵泉大房子、前哨(68年-2000年扎赉诺尔火车站)、沙子山、圈河、劳服、水楼子、大病院、泉子、通勤票车、三斜、石头房子、机械村、八大市、青年坑、残联、十二矿、五七工、新开河等等。
这些个地名,这些名称从建国前一直延用到现在,一些外地来干出租的,如果不知道见着客人就开上车,那后面就可好玩了,本地的一些小屁孩,就专说那些嘎古名字,所以刚开始时,出租车最怕拉个喝多的,上车说我去战斗村然后倒头就睡,你拉吧,就算是本地人也有不知道的,这战斗村也叫阴阳宅儿,以前是坟圈子,后来盖了五七十八道的房子,特殊时期时期经常在这里前坡武斗,后坡枪毙死行犯,后来学生们掐架也在这里,地方大摆的开阵势,双方全是枪,各找个的掩体,后来推行枪支管理法时,光猎枪、铁砂子枪、半自动、口径,五四,轻机枪,就收上去一万多支,老人们都知道的地名,外地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没办法司机们更绝直接把这货送医院急诊。明明是喝多了,就愣说中毒了,等大夫这边,着急火燎的把人抬进去了,出租车一溜烟就撂了。
扎赉诺尔过去曾,饱受老毛子和日本人侵略**,很多称谓都很俄罗斯化--譬如,一般称水桶为‘维达罗’、称缝纫机为‘马神’、女人穿的裙子为‘布拉吉’、候车室为‘票房子’、蹲小号为‘蹲笆篱子’、老伴叫‘老蒯’、到达赉湖捕鱼捉虾叫‘打鱼推虾’,职工退休叫‘享受了’。细琢磨,也挺有意思的。
扎赉诺尔煤矿的人们,大多勤劳朴实,很多人都是发家致富的高手,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设施欠账很多,尤其是住宅,大多数的煤矿职工,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建设。
说起盖房子,人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几乎所有的辅助材料,都是以‘滔腾’为第一要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