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乡政府文书(第1/2 页)
24级工资在四十多元,因为地区差异浮动其实挺大的,最高有些地方能发到45元,但像徽山县这种西北贫困县,只有40元每月,这也是最低的标准线了。
五块钱在这个时期绝对不是小数目,尤其是每月少五块,一年就是六十块,大多数农民家庭一年都不一定有六十元现金收入。
既然自己工作已经安排了,王笠纶就没有多在区公所停留,午后就回到了峪平乡。
峪平乡党委政府连楼房都没有一栋,只是一排平房,外面有一个比较宽的坝子,平房前立了一根旗杆。
但是没什么重大节日或者活动时,这旗杆上也是空的,因为国旗就一面,常年挂在外面风吹日晒,难免会破损变旧。
王笠纶是自己拿着人事档案来报到的,不过乡里的几个领导应该也都事先知道,今天乡政府几个领导都出奇的没有到村上去,显然都在等着王笠纶。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分配到咱们峪平乡的王笠纶同志,也不是外人了,估计大家很多都认识,笠纶同志是高中毕业生,以后就做文书工作吧,咱们几个也给笠纶同志做个自我介绍?”主持会议的是乡党委书记周复兴,这里在座的王笠纶倒是都认识,就算以前没接触过,却也能叫出名字。
峪平乡是个小乡,严格来说只有一套班子,一个书记,一个专职副书记,一个乡长,一个副乡长,还有一个组织委员,一个宣传委员,一个纪检委员,总共就七人,这也是整个峪平乡有编制的干部。
现在加上王笠纶倒是多了一个干部,不过王笠纶还不是党员,七个都是他领导,整个乡也就他一个兵。
但这只是相对于乡党委政府而言,这个时候每个乡还有所谓的‘八大员’,什么卫生员,广播员这类,他们不属于国家干部,类似于学校老师,属于聘用制,但在普通群众眼中,这些也是干部。
另外各生产大队还有支书,主任,民兵队长,妇女主任这些,王笠纶又是他们的上级。
这个时期机构过于精简,基层政府连部门都没有细分,干部更是什么都管,只要是辖区内的事,那也没有太明确的分工。
不过各乡镇,尤其是农村地区,乡镇干部除了负责文书的人员外,基本上每一名干部都会每天下到村里,一个干部分包一个或者两个村,每天督导生产工作,也直接处理一些村上的事,所以这个时期的干部也还是挺务实的。
王笠纶被安排了文书工作,也就是说他不用每天到村上去,倒也是一个好差事,可能也是书记周复兴爱惜他这个高中人才。
“我服从领导安排,一定做好文书的工作,但据我所知,咱们乡以前干部都是要下到村里的,我不能搞特殊,所以请求也分配到村的工作。”王笠纶也是很会做人的,虽然书记都说了让他在乡里坐办公室,但他还是主动要求分配到村工作。
见到王笠纶如此懂事,几个乡干部都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后专职副书记,也是原本做着党委秘书工作的赵华国开口说道:“小王啊,实不相瞒以前文书工作是我在做,但是奈何文化有限,很多地方可能都马虎了,你来了正好先整理一下乡里的档案,这件事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嘛,至于到村的事,你先忙完手里的活,到时候我们再开会讨论。”
王笠纶终于知道了,原来这是有个烂摊子等着自己收拾,而这也是无法拒绝的工作,只是还不知道,这赵副书记所谓的马虎,究竟有多马虎?
乡里的条件没有区公所好,平房都不够一人一间办公室,王笠纶被分配到和副乡长以及纪检委员在一间办公室。
至于住的地方,就在乡政府旁边还有几间土坯房,以前是公社俱乐部,让王笠纶收拾一间自己搭个床凑合着住。
等这些都安排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