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3 页)
拜占廷帝國作為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致力於成為一個統一帝國,宣稱擁有以前屬於羅馬帝國的所有地區並構成現在的基督教世界的疆域。嚴酷的現實使這種觀念一點點消退,在昔日羅馬疆域上與拜占廷帝國並肩發展起來由基督教世界統轄的國家也不再被承認與其地位相等。一個複雜的國家等級體系完善起來,其頂點是作為羅馬皇帝和基督教世界首腦的拜占廷帝國皇帝。[34]早期拜占廷時代,帝國政治關注於維持對羅馬疆域的直接控制;中晚期拜占廷時期,帝國政治則關注如何保持其當時占據的宗教至尊地位。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拜占廷帝國越是堅持其與古代羅馬的聯繫,越是在政治理論和政治實踐中頑固篤守羅馬等級制,它就越是不斷地遠離羅馬世界原有的特徵。在文化和語言上,希臘因素占了上風。同時,教會影響在拜占廷生活中日益強烈。而經濟、社會和政治發展也不可避免地促使新的經濟社會結構產生出來,至中世紀早期,已經出現了一種本質上全新的政治實體和管理體系。事實與過去一直持有的看法不同,拜占廷國家的發展充滿了活力。所有事物持續變動,不斷變化或更新,直到拜占廷人的這個帝國逐漸停止其歷史發展時,它除了名稱外已經與以前的羅馬帝國毫無共同之處,它宣稱繼承下來的權力事實上根本沒有實現。
與此相應,最初階段的拜占廷帝國實際上就是個羅馬帝國,其全部生活都籠罩著羅馬色彩。這個階段確實應該既可稱為晚期羅馬帝國也可稱為早期拜占廷帝國,因為它的確滲透著羅馬和拜占廷的發展。羅馬帝國最後3個世紀或拜占廷帝國最初3個世紀的歷史,具有轉型時代的特徵,這段歷史跨越了羅馬帝國和中世紀拜占廷帝國之間的鴻溝。正是在這個階段,古代羅馬生活逐漸讓位於新的拜占廷因素。
拜占廷歷史的開端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因為它就是從&ldo;公元三世紀危機&rdo;中產生出來的。這個時期的經濟困窘已經對帝國西半部產生了相當嚴重的災難性影響。而帝國東半部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這個因素決定了未來的發展,也說明了羅馬帝國的&ldo;拜占廷化&rdo;。然而,帝國東部也經歷了同樣的危機,這一危機對經濟社會結構腐敗不堪的晚期羅馬帝國的所有地區都具有同樣的影響,但是在東部卻沒有隨著嚴重的社會政治動盪發生經濟崩潰。帝國東部確實沒有像西部那樣出現如此嚴重的人口銳減、如此徹底的城市生活衰敗和經濟凋敝,而只是與整個帝國一樣,在經濟生活中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壓力,其工商業因此受到嚴重威脅。&ldo;公元三世紀危機&rdo;標誌著古代世界城市生活的終止。[35]另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大地產的持續發展。私人地產以犧牲小土地和國家控制的土地為代價在帝國各地不斷增長。而小土地持有者破產的結果是農民日益固著於土地上,由於勞動力需求的壓力,這一點進一步得到強化。但是,農民階層中的農奴只是將居民固定於其各自職業的普遍強制措施中的一個特例,這種強制措施隨著&ldo;公元三世紀危機&rdo;開始在晚期羅馬帝國系統地推行。經濟生活中的強制奠定了政治事務中的強制。
羅馬元首政治因危機造成的動亂日益衰敗,最終在戴克里先(diocletian)絕對君主統治期間完全消失,拜占廷獨裁統治由此發展起來。古代羅馬城市的市政權力陷於嚴重瓦解的境地。因此,整個國家管理機構被集中控制在皇帝及其行政官吏手中,這種行政權力得到極大擴張,嗣後就成為拜占廷獨裁政治的核心。羅馬官員制度讓位於拜占廷官僚體制。皇帝不再是第一首腦,而是獨裁君主,其權力不再過多地來自現世權威,而是來自於上帝的意旨。苦難深重的危機時代已經開啟了人們轉向宗教和來世的時代。
君主權作為某些植根於人們思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