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5 页)
时期的漂流者不是西域人。
波斯不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人种和语言上,都与中亚紧密相连。中亚商人如果想做大买卖,应当都会以萨珊王朝统治下的波斯为目的地。正当这个时期,在*兴起的*势力开始进攻波斯。萨珊王朝被*军团击败,灭亡于642年。巨大的王国灭亡之后,肯定会有大量亡命者出逃,他们应大多带着家眷。
《日本书纪》中所提到的睹货逻国人漂流,是萨珊王朝灭亡后十余年的事。当时正值拜火教徒被强制改宗为*教的时期。
把漂流的西域人看做亡命者,也不应算是牵强附会吧?
鉴真第五次东渡失败之时,船漂流至海南岛,他们在那里目睹了波斯人的村落。海南岛的波斯人并非漂流而来的难民,他们遭遇海盗劫掠,被迫在那里充当奴隶。
在海南岛万安州照顾鉴真一行的那个名叫冯若芳的人,正是一名海盗头目。
《唐大和上东征传》中有
——若芳,每年劫取波斯船二三艘,取物为己货,掠人为奴婢。
文中提到,在南北三日、东西五日的路程中,一路上都是波斯人的村落。
遭海盗船劫掠的,应当只是交易船的一部分而已。想必大部分商船都平安抵达广州,并在完成交易后平安返回家乡。如果风险太大的话,海上贸易应该转向衰微才对。鉴真从海南岛前往桂林,又从桂林返回广州。关于广州,《唐大和上东征传》中描写道
——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来船,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船深六七丈。
当时海上贸易正呈现一片兴盛景象。书中还写道,广州有三座婆罗门寺,寺中常驻着印度僧人。
驻留中国的印度僧人为数众多,来到日本的婆罗门僧正应该也算其中之一。婆罗门僧正即菩提仙那,他于天平八年(736)五月搭乘遣唐使船来到日本。大约比鉴真到达日本早十七年。
如前所述,婆罗门僧正在林邑搭救了遭遇海难的佛哲,并一同来到日本。当时奉朝廷之命前往难波津迎接的是行基。
婆罗门僧正一行抵达后,来到伏见山麓的菅原寺,那里是行基的寺院。主人设宴欢迎,宾主尽欢。佛哲长于音乐,兴之所至,便用筷子敲击碗盘唱起歌来。婆罗门僧正也通音曲,而且擅长舞蹈。两人高声唱起印度歌谣,载歌载舞。
就在附近菅原寺附近,住着一个奇人。
他的姓名与出身无人知晓,相貌也异于常人。奇人平时栖身于菅原寺后山,向来沉默不语。只是不时见他抬头仰望东方。
人们都以为这个乞丐是个哑巴。因为不知其姓名,于是称他为
——伏见翁。
因为无论怎么招呼他都不曾回应,所以也不需要姓名。
然而,这个伏见翁听到菅原寺传来的歌声以后,竟冒冒失失地冲进寺院的庭园。估计宴会是在面朝庭园的房间里大开着门户举行的。这个被众人当成是哑巴的男人忽然开口大声叫道
——是时候了,是时候了,时候到了!
他当时说的应该是印度语吧。
就这样,伏见翁与婆罗门僧正和佛哲一起,尽情歌舞了一番。
这个常年沉默不语的奇人伏见翁一定是漂流至日本某处的印度人。从当时的文献记录来看,从事海上贸易的波斯商船比印度商船要多得多,所以才会在海南岛形成波斯村落。
虽然没有留下文献记录,我想那时一定还有第二、第三个西域人“伏见翁”。
。 想看书来
六 西部诗人李白(1)
李白与杜甫并称为唐诗两大高峰,据说他出生于西域。
《新唐书·李白传》中有
——李白,字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