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2 页)
劉合接過話道:「沒錯,小人慣會以己度人,他定是覺得不及早整了你,他便要為你所害。」孫紹不解道:「說來也是奇怪,不就是為韋興那點子事麼?梁芳有必要如此記仇麼?」
是啊,冒名頂替那回事外人都不知道不是麼……汪直聽了這些話倒沒覺得害怕,反而覺得挺好笑的,他真挺好奇,有皇帝和萬貴妃罩著,梁芳將來還能使出什麼手段整他。他等不及想看看了。
大概也是日常跟萬貴妃和皇帝這樣的高精尖大佬混得多了,他還真沒法把梁芳當個人物看。
說到過年,他還記得前世小時候,一過年大家子人聚在爺爺奶奶家,一邊看著春晚一邊包餃子吃年夜飯,半夜十二點大夥一塊兒出去到馬路邊放煙花,自己拿了壓歲錢,等商店一開門就去買平時捨不得買的玩具,那時的年過得既熱鬧又快樂。
後來家人們有自己組織了小家庭就不願再參與大聚會的,也有到外地上學上班過年嫌票不好買就不回家的,春晚越來越不好看了,城裡也不讓放煙花爆竹了,過年的樂趣一重重地減少,已經所剩無幾。他時常會懷念小時候那種講究很多、花樣繁雜的年。
如今在古代過年,他發覺——古人過年的花樣講究可真t多!
桃符和將軍炭還算簡單的,除夕當晚要辭歲,各處宮室要提前拿松柏樹枝點著了,屋裡屋外到處燻烤一遍,這叫「燒松盆」,是辭歲的一項重要步驟。
北京的冬天天乾物燥,宮室里的擺設又多,燒松盆的時候就很有火災隱患。劉嬤嬤和錢嬤嬤領著宮女在昭德宮正殿裡燒松盆時,松柏枝上爆出的火星就點燃了一幅美人畫軸。絲帛質地沾火就著,畫軸騰騰地著著火掉下來,差點連一旁的百寶閣都引燃,最終在一眾宮女手忙腳亂之下撲滅。
目睹了這一事故的萬貴妃倒沒發怒,還覺得這個意外挺好玩的,笑著寬慰大夥說:「這叫紅紅火火」。
後來聽說,其他宮也有兩處在燒松盆時差點著火,汪直就想:這些人就不能為安全著想,把這個高風險項目免了麼?
說起來,歷史上明朝皇宮著大火好像有過不少次,說不定其中有幾次就是燒松盆燒的。
辭歲的下一個步驟就是磕頭。每座宮裡都要懸掛上先帝的畫像,畫像前供奉著獅仙斗糖和麻花饊枝,一宮的人從主子到僕人,按照高低品級一波波上來對著畫像磕頭,然後主人會給下人一些賞賜。這是汪直在昭德宮辭歲的步驟。
此外包括萬貴妃在內的嬪妃們還要去到乾清宮,也依照高低品級一波波向皇帝磕頭,皇帝頒賞,然後皇帝還要帶領眾嬪妃去找兩宮皇后,再依照高低品級一波波向太后磕頭,太后頒賞。汪直覺得萬貴妃她們比自己要辛苦多了,等都磕完了怕是大夥的頭都要暈了。
頭磕完了,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處飲宴,就是守歲的步驟了。
當兒子的沒有讓媽去到自己宮裡守歲的道理,可兩位太后分住兩座宮院,皇帝只能帶著后妃去陪著一個媽,讓另外一個媽自己過年。
汪直是近期到了昭德宮之後,才漸漸了解到兩宮太后受到的待遇有多不同。當年上尊號的時候,是外廷的堅持讓錢太后比周太后多得了「慈懿」兩個字的體面,但具體到兩宮太后的日常待遇,就不是外廷能管的著的了。
每年錢太后的壽辰辦得簡簡單單,周太后的壽辰卻辦得風風光光,除夕夜辭歲,皇帝率領眾嬪妃先去清寧宮向錢太后磕頭,但最終是留在仁壽宮陪周太后守歲。
萬貴妃有意帶汪直去看看熱鬧,汪直去到清寧宮時首次見到了錢太后。
早就聽說在英宗被俘年間,錢太后終日哭泣跪求神靈護佑英宗,以致傷殘了一條腿和一隻眼睛,見了面才知道,除了傷殘之外,錢太后看上去整個人都顯得很憔悴。她年紀只比周太后大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