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5 页)
磁�龅纳戆澹�湃白「邥F。只是要求高询同女儿尽快完婚。
此事传到黎诗翎耳中,却让她既喜且忧,和高旻一样,这桩联姻之事以这种方式解决,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可一向遵守军纪且看女子一眼都略带羞涩的高询如何会做出此等事情,让人难以置信,黎诗翎渐渐感到不安。
十日后,高询同何家小姐大婚,自生育后,黎诗翎已许久不曾出席众将酒席。但小叔大婚,自是另当别论。
婚宴上的高询又是同众将豪饮,然不知为何,黎诗翎却感觉到他笑容里尽是苦涩。二人眼神偶然出碰触,黎诗翎觉得高询那浓得化不开的大红鲜艳喜服,如同他内心的痛苦般被渲染得铺天盖地。诗翎突然觉得一阵不安,借故离席。后来只听说,那夜高询醉得不省人事,被人醉醺醺抬回洞房。
承宁二十二年,黎诗翎同高旻的儿子降生,此时高旻在外征战,喜报传到也是高兴难抑。眼见大势已去,朝廷竟勾结叛军作垂死挣扎,向高旻领地围攻,黎诗翎母子三人所在乌城被围,高旻带兵回援,高询抄到后方,血战入城救出黎诗翎母子。
黎诗翎于日记中写道,她不知道为何生死关头救自己的总是高询,高旻带领大军入城迎她那一刻,为何她看到高询眼中隐隐的失落。
凭女人的直觉,看到这里,我想我同黎诗翎一样,有了相同的预感。黎诗翎开始刻意回避高询,不在有高询的场合出现,作为嫂子,不给高询过分的关心。
随后的几年,高询陆陆续续向高旻要求求娶了几位亲贵义军首领之女,众人纷纷议论,高询有反意,竟与自己的哥哥抢女人。但高旻对此不置可否,两兄弟依旧手足情深。
四年后,高旻一统梁国,改国号为景,高旻称帝,改元建佑,立发妻黎氏为皇后,嫡长子高拓为太子,长公主高薇为靖国公主。朝中议论纷纷,黎氏并非出生大家,能否担当母仪天下之任。朝中大臣纷纷借此发难,实是想把自家女儿、侄女送入后宫。
高旻铁腕镇压众意,颁旨称:改后宫制,不设六宫,皇后独尊。此举一出天下哗然,有人说皇帝重情,不愿委屈发妻。有人说皇帝是担心后宫争斗,外戚干政。
众说纷纭间只有黎诗翎与高旻知道彼此的心意,一切的不易皆是为了守住最初的誓言。
日记中的相濡以沫和同生共死之事实在太多,感动之余我更多的是祝福,就像看一部小说,总希望结局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然而,日记至此戛然而止,再无后来。
后来,宣和皇后与太祖皇帝究竟发生何事?难道宣和皇后入住后宫后便不再写日记?我隐隐觉得不在这个盒子里的日记才是事情的关键,后来琼华宫的败落,人人谈“琼莲”色变的原因一定就在后面的日记里,最后宣和皇后的下落也许正是我要寻找的归去之法。可是,后面的日记在哪里呢,莫不成还在琼华宫?
窗外月光如水,躺在床上,我脑中或闪过那些甜蜜温馨的场景,或闪过戎马倥偬的画面,一个个的疑问搅得脑中晕晕,不知何时才沉沉睡去。
“娘娘,醒醒,快醒醒,出事了,出事了!”一串急促的呼喊在耳边响起。
我极不情愿地撕扯开眼皮,嘴里嘟囔着:“什么事啊,天还未亮,去请安还早......”前夜夜探琼华宫又看连夜日记,一宿未眠,此时正睡意正浓。
“不是请安,是太后娘娘出事了!”如缀焦急地摇着我胳膊。
太后!我猛然惊醒,坐起身来:“太后,出了什么事?”
灯火通明的凤仪宫,夜深人静的时刻却是进进出出的人皆神色紧张,霜色的青玉砖上跪了一地医官,皇帝披了外袍在屋外来回踱步。宫前回廊已站不少娘娘,比起平日的齐整靓丽,今夜都显得有些仪容不整,应都是匆匆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