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页)
向西推展文明、征服「未開化者」,這樣的論點從美國殖民地化以來就開始出現,並成為開拓西部上「光明正大的使命」之一。讓所謂「未開化者」文明化就這樣成為當時美國的國策,之後就像一八四九年的加州掏金熱一樣襲卷到太平洋西岸。
此外,一八六一年時的南北戰爭剛好跟日本幕末維新的動亂發生在同一個時期。超乎我們想像地,美國拓展到太平洋以至於「開拓前線消失」,和培里艦隊抵日簽定神奈川條約的舉動,其實是有關連的。所以,哥吉拉之所以不是從中蘇所在的歐亞大陸而來,而是穿越太平洋抵日,其實是有其意義的。
《哥吉拉》和《原子怪獸》的不同之處
根據這樣的美國電影傳統,再來將《哥吉拉》和《原子怪獸》互相比較後,又會發現讓人玩味的異同之處。《原子怪獸》中,美國在北極進行核試驗,其熱量讓一億年前的恐龍再次甦醒。其中飛機空投核武的場面是借用比基尼氫彈試爆的資料影片,所以連蕈狀雲也出現在片中。當實驗的數據得出後,科學家喜出望外地說:「這是新時代的開始」,所以由此可得知他們的實驗目標終究是想要發現全新的能源。這個場面簡直就像世界正式邁入「原子時代」的歷史性一刻。
除此之外,在這段的故事發展場景中雖然描寫美蘇之間的競爭,卻也能看出以北極圈為中心的新對立局面。一九五一年,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國際機場開始營運,並且成為從日本到歐洲、北美的轉機處。如果利用噴射氣流前往美國,在夏威夷的檀香山轉機可較快到達美國。當時的飛機續航距離短而必須途中加油,再說蘇聯又不允許飛機通過西伯利亞,所以要從日本飛往歐洲,就要利用安克拉治作中繼站。
《原子怪獸》的企劃時期是在一九五三年,兩大陣營的代理戰爭韓戰剛結束,而冷戰危機正逐步升高中。由於那時科技已經可以讓飛機搭載核武,後來研發完成的洲際飛彈而有可能展開一場跨國際的「核子大戰」,更何況將洲際飛彈射往美蘇的最近距離就是北極洲上空。此外,在《原子怪獸》上映後的十年,將故事設定為美國對蘇聯動用核武的《核戰爆發令》(fail safe)、《奇愛博士》(dr stranlove)也製作完成。《原子怪獸》中,那個從北極來到美國的恐龍,說不定就是被時代所遺落的俄羅斯幻影。
這種怪獸冰封在北極冰層的設定常常被其他的電影致敬,例如《哥吉拉的逆襲》和《大怪獸卡美拉》(注27)也有類似的情節。總是比他人還要快用「災難電影」下評語的蘇珊&iddot;桑塔格(san ntag)就一針見血的認為,日美的b級電影常會設定在北極的原因,應該就是棚景比較好搭的關係(參考自《反詮釋:桑塔格論文集》)(注28)。確實只需要布置好一片雪白的冰上場景,比起準備街景還要低成本。不過《原子怪獸》這部片在拍攝時,正處於加州的炎炎夏日,所以他們要重現皚皚白雪的場面就要長時間發動造雪機才行。還有,《哥吉拉的逆襲》也需要大量的冰雪。雖然桑塔格那降低成本的想法不見得是對的,但是設在北極圈這種冷戰時隨時一觸即發的地點,確實可以刺激創作者的想像力。而且北極和南極大陸性質不同,是一片沒有陸地的冰洋,因而能讓核子潛艇、恐龍、怪獸在其下四處遊蕩。
一億年前生存的利多龍因為氫彈試爆的高熱而甦醒,借著據信可以穿越北極海的「西北航道」(注29)南下美國,逐漸逼近紐約。主角內斯比特博士是專門研究同位素的原子能學者,準備去搭救因核試驗認識的友人。但醫生們都斷定他受到朋友死亡的打擊而看到幻覺。後來幫助他的女主角就是古生物學家艾爾森博士的學生。
之後,利多龍來到紐約附近,並且潛入哈德遜河附近的海中棲息。此外還有類似潛水艇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