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5 页)
众官的脸上虽然显露悲痛之色,却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只有杨愔痛哭流涕,大声哭泣着,泪水湿了一脸,与其他送行的官员一同前往。
高湜走在最前面指引抬棺材的人前行。可是面对二哥的离世,他的脸上不仅没有一丝哀痛之色,反倒一面吹笛,一面说:“至尊有多了解臣子呢?”言毕,又开始欢天喜地地击胡鼓奏乐。
众人听见耳边突然传来一阵笑声,便将目光转向了高湜。见他带着笑意的脸,官员们方才装出的悲痛在瞬间变得荡然无存。
娄昭君不禁大怒,嗔目看着高湜,大喝一声:“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今天非给他点教训不可!”
说着,疾步走至高湜面前亲自将他按倒在地,立即命人拿起棍棒对高湜用杖刑,在众目之下打了他一百多下。眼看见他身上血流不尽,听见他的嘴里发出惨烈的哀嚎声,娄昭君也没有一点要停止的意思。
高湜整个人瘫倒在地上,无法起身,鲜红的血不绝地从口中喷溅而出,几乎打得他体无完肤,不久便没了气息,彻底断气。
娄昭君看着他血淋淋的残躯,不由叹了叹,哭道:“我怕他不成器,所以想用杖棍打醒他,却没想到他竟会受伤而死!”
娄昭君的面色变得极快,与方才的太皇太后相比,真是判若两人。
作者有话要说:
☆、胡汉之争
如今常山、长广二王权倾朝野,而李祖娥与高殷不过是孤儿寡母,除了杨愔、宋钦道等托孤大臣以外,其他朝臣根本没把他们母子二人放在眼里。
高殷自小受儒学熏陶,母亲李祖娥又是汉人,而太皇太后娄昭君与常山王高演代表的是胡人势力,因此朝堂之上自然少不了胡汉之间的你争我夺。
高殷的姑父、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常说,若不诛杀常山、长广二王,少主不可能安心地执掌大权。
侍中燕子献亦献策,应该将太皇太后安置于北宫,归政于皇太后。
宋钦道奏请高殷,说两个叔父威权都太高,应该尽快除去他们二人,高殷却不应许,于是杨愔等人商议要让高演和高湛离京,出任刺史一职。
高殷虽然仁善,不过单单有这些是压不住人的。高洋生前虽然残暴弑杀,但是在他的治理下没人敢乱来,更不敢撒野。如今时局不同,高演和高湛二人又有威望,高殷的皇位坐得确实不太稳。
那些辅政大臣知道新帝儒弱仁善,不忍诛杀自己的叔父,因此杨愔等人只有想办法通过皇太后李氏,除去高演与高湛这两个人。杨愔很快写信上表给李祖娥,将他们的想法告知于她。
想到要对付强势又聪慧的太皇太后,还有势倾朝野的常山、长广二王,李祖娥就觉得有些为难,于是她将这些大臣送的信给李昌仪看,希望她能给自己一个决定。
李昌仪阅毕,抬头看向李祖娥,问道:“那么,皇后殿下打算怎么做?”
李祖娥却道:“我也不知道。”
“想必杨遵彦等大臣是真心拥戴少主,只是,此事成功还好,倘有一点差错,到时候娘娘跟圣上又该怎么办呢?”
李祖娥轻声问道:“那依你看……”
李昌仪连忙说道:“依奴婢看,娘娘还是细细思量几日,再做决定。”
拖住了李祖娥这一边,李昌仪就要在杨愔等大臣行动之前,将此事告诉给娄昭君。
进宫这些年,虽然李祖娥对她还不错,关系也十分亲密,但是想到曾经先帝要将李祖猗纳为昭仪的事,想到李祖娥的反应,李昌仪便暗暗冷笑。
遇到事情只会哭、只会闹,像这样的女人,想必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说不定连自己都会被她拖下水。于是再三思量之下,李昌仪还是决定背叛李祖娥,将此事密告给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