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2 页)
第四天的時候三兄弟也帶著劉湛去看了他們負責的耕地。
因著是沛縣令直接劃拉過來的地,地里已經是快要成熟的水稻,再過半月就可以收割了,給劉家人省下了開墾的功夫。
不僅如此,糧食收割之後,除去上交的部分和來年開春的種子,他們還能留下一些做口糧。
加上沛縣令給的糧食,只要省著點吃他們這一冬都不會斷糧,算是意料之外的好消息。
這夜吃過飯,劉學淵三兄弟坐在一起商量,劉湛也在旁參與。
劉學淵說:「我聽隔壁張嬸子說,齊雲山十月便會入冬,項時冰封千里,我們可要做好入冬準備才是。」
三弟劉學禮說:「我們身無分文拿什麼準備好?如今家徒四壁連一床被子都沒有,總不能連被子都找鄉親去借吧?」
二弟劉學逸苦笑。「我們身上的棉衣也不夠厚實,真到隆冬怎麼扛得住?」
三兄弟一籌莫展。
劉湛也不禁苦惱,忽然他想起稻草也可以禦寒,藉口道。
「張嬸子告訴我炕上鋪些稻草睡覺也能禦寒,如果能扯些布把稻草包一下墊在底會更舒服一些。」
「我們沒錢買新布,均些粗糧跟別人換些舊布也成,還要換些生活用品,反正山上還有野菜可食,我們可以去挖野菜。」
一床棉被那得多貴啊,四房人就是四床,按劉家現在的情況是無論如何也買不起。
但是換舊布成本便低得多,舊布簡單縫合一下,中間塞上稻草不就是被子了嗎?只要囤夠冬天用的木柴,大不了在炕上貓一冬。
劉湛的建議很快被採納,三位夫人跟著劉湛一起去換布,一說用糧食換舊布很多人都願意,只是多少糧食換多少布三位夫人心裡都沒底。
糧食比舊布可是要值錢的多,劉湛上輩子沒啥特長,除了打架就是談判,忽悠人還是有他一套法子。
布匹越整齊越大自然越貴,鄉親也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好的布,於是劉湛改口零碎的布也換,針線也換,碗筷瓢盆也換。
他的手往袋子裡抓一把,抓多少就是多少了,他人小手小抓得也不多,村民看他年紀小家裡也確實困難便不計較。
竟是讓劉湛用一斗粗糧就換回來一大堆有新有舊的布,還換到了不少生活用品。
三位夫人及老太太最在行針線活,僅僅用兩天時間就把被子縫好了,又漿洗乾淨,雖然不同顏色的布縫合在一起並不好看,好歹是能夠睡個暖和的覺。
「劉家嫂子,我們到山上采野菜,你們去不?」
次日一早,村里婦人結伴進山采山貨,那位曾經送水桶給劉家的嬸子在門口問道。
劉湛幾乎是第一時間就蹦出來了。「張家嬸子我們去,請稍等!」
三兄弟一早就跟著其他佃農下田去了,別看水稻已經快成熟就不用管了,除草捉蟲趕鳥樣樣都要人照看。
有熱心的村民上來提醒,十畝地可是劉家的命根子,還指望著糧食過冬呢!三兄弟哪裡坐得住忙跟著去護理田地。
最終一起上山的只有劉湛和趙氏,寧氏說是偶感風寒需要靜養,方氏則說是要照顧老太太。
趙氏用剩下的碎布做了個頭巾把頭髮攏起來,休息了幾天人也精神了不少。
劉湛一路上都仔細的記住了進山的路線,婦人們采什麼他們也跟著采什麼,一開始趙氏還有些放不開,慢慢的也能跟婦人們攀談在一起。
婦人們見她對過日子一竅不通便都七嘴八舌地指導起來。
張嬸子最是熱心直拉著趙氏分辨野菜。「這是地衣,別看它看起來髒,洗乾淨了拿來煮什麼都行可香了,吃不完的曬乾了能存一整年。」
「你看這是蘑菇,白的不能吃,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