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攻程乡(第3/3 页)
兵马随即开始分批渡河,三河镇两岸军号步鼓声连绵不绝,脚步声,马蹄声也混杂其中。率先过河的戎旗帜前协一个正领一百多名战兵随即在河对岸摆出了防御的阵型,然后另外四个正领才开始渡河。
等到大军系数渡河之后,浮桥很快被拆除,由水师船只运输的粮草和辎重才再次起航。这个时候,前方的斥候也已经将最新的军情送回,周全斌和郝尚久看过之后,确认无误了才指挥大军继续前进。
两千余大军沿着河谷的平坦地带,朝着程乡的方向继续行军,临近傍晚的时候,周全斌最终选择在阴那山西北山麓一块平坦开阔的高埠上宿营,郝尚久自然没有意见。
随着运送辎重的船只将扎营所需的标枪,树木,帐篷等器械利用装备了滑轮组的新型小吊机吊下小船,运抵了岸边,王立功和黄冲随即带着各自的亲兵,按照周全斌定下的扎营区位,在那块高埠的平地处插上了一面面小方旗。
这个时候,原本汇聚在两个主将身边的各部军官也随即回到本部,等到中军的喇叭声响起之后,便立即开始按照行军队列的顺序,以旗帜的位置为准带领本部兵马进入营地。原本安静的行军队列当即喧闹起来,一个个标枪和树干搭成的简单拒马迅速成型,作为营墙隔离内外。
附近没有强大的敌人,周围的地形又不适合夜袭,再加上只是宿营一晚,周全斌并不打算扎下坚营,在简单的营墙外围都只是挖了一些陷阱,里面插上尖木,陷阱的间隔区域再布上铁蒺藜,便算完成了。
等到各部基本完成了扎营之后,斥候再次回报周围没有敌情之后,周全斌才派出亲兵,检查各部的集合,点数情况,然后下令各部伙兵集合营门前,集体出营砍柴挑水,其余士兵卸甲,然后才是架锅生火造饭的事情。
这些事情并不复杂,但是上千兵马汇聚一地,要迅速且条理清楚地完成这些工作,不出现任何一点问题,对于十七世纪的军队来说,还是要求不低的,从中更能看出一支军队的战力强弱。
郝尚久看到周全斌麾下大军的扎营,又想起了这几日的行军,再看看自己这边,别人都已经生火做饭了,他这边才开始点数,甚至一片乱糟糟的,心中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抱着侥幸心理负隅顽抗。
三年前,郑军和他的兵马只是互有胜负,可三年过后,自己还是原地踏步,而郑军已然今非昔比。他很清楚,如今他是绝对打不过对方的了。
郝尚久知道,这是郑军中的精锐,但问题是郑成功有一万这样的精锐,甚至在传言中真正精悍无敌的“虎卫镇”面前,这已经算不上最精锐了。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郑军能有如此巨大的改变,最根本的还是在粮食充足和战端未起的情况下,四五个月时间的训练比之前一年半还要多。
要不怎么说没有稳定的产粮地,或者是稳定而充足的粮食供应是养不起强军的,除非大军的粮食都能靠抢劫而来,而且敌人十分疲弱,每一次都能抢成功!
等到郝尚久所部也完成了扎营,开始生火做饭之后,周全斌才下令中军吹响军号,将各部将领召集到他的中军大帐中,接下来就是分配宿营警戒,派出伏路军和哨骑,同时确认“夜令”,下达各部在宿营过夜期间如何安排警戒,应对意外情况,并确定第二日做饭和拔营时间的常规事务了。
这些都是军律上有明确要求的,在场的也都是老将了,自然了然于胸,只是在听周全斌有无特别的指令。
周全斌安排完这一切之后,象征性地问了一下郝尚久的意见,但郝尚久哪里有什么意见,可又不想显得自己无能,便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然后煞有其事的勉励了诸将一番,自我感觉良好之后,才最终结束了这次军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