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页)
何應欽在第二次「圍剿」中擔任總司令,親自製定「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略方針,集中4個軍、11個師共計20萬兵力,組成一條800里長的弧形戰線拉網推進,席捲紅軍。結果卻被紅軍橫掃700里,損失30000人,丟槍20000支。
第三次「圍剿」他擔任前敵總指揮,用「長驅直入」方針連連撲空,始終找不到紅軍主力所在,陷入盲人騎瞎馬的苦境;不經意之中又被紅軍消滅17個團,俘虜20000餘人。
第四次「圍剿」何應欽任贛粵閩邊區總司令,實際是「圍剿」中央蘇區的總指揮,卻弄得三個主力師被殲,兩個師長被俘,連蔣軍精銳十一師也未逃脫覆滅命運,敗得最慘。蔣介石因此雷霆震怒,撤前敵總指揮陳誠之職殺雞儆猴,還嘆曰:「唯此次挫敗,慘淒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
何應欽找了個藉口回南京,再不參加這樣的「圍剿」。一想起與紅軍作戰和蔣介石怒不可遏的訓斥,「慘淒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的首先便是他。
雖同是蔣介石「八大金剛」,但劉峙與顧祝同最得何應欽信任,又被人稱作何應欽的「哼哈二將」。
顧祝同與共產黨有兩筆帳。
一是第五次「圍剿」中任北路軍總司令,直接指揮蔣軍主力進攻中央蘇區。先搶占黎川,切斷中央蘇區與閩浙贛蘇區的聯繫;繼在滸灣戰鬥使紅三軍團、紅七軍團嚴重受損;三在大雄關使紅一軍團、紅九軍團蒙受重大傷亡;四則強攻廣昌、建寧、古龍岡;血戰高虎腦、萬年亭;最後再陷石城,迫使中央紅軍提前長征。
紅軍突圍長征後,在後尾緊追不捨的薛岳、吳奇偉、周渾元部共9個師,皆為顧祝同的北路軍部隊。
二是抗日戰爭中發動皖南事變。蔣介石原以為需兩至三個月、最少也需一個月才能吃掉項英、葉挺率領的9000餘新四軍精銳部隊,結果實際戰鬥只用了7天。其中與項英、葉挺的先後指揮失誤有關,也與顧祝同的精心謀劃和指揮相聯。
如果說顧祝同與共產黨最少有兩筆帳,那麼劉峙最少就有三筆。
第一筆是1926年中山艦事件,劉峙任黨軍第二師師長,蔣介石召集衛戍部隊講話,他緊跟著宣讀要逮捕的共產黨人名單,隨即扣押了第二師和海軍中所有黨代表及共產黨員。當晚,包惠僧質問劉峙為何如此,劉回答說:「我也不完全了解,我是以校長的意思為意思,校長命令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第二筆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變。事變前蔣介石問上海警備司令白崇禧需要多少部隊,白答:「只要調出薛岳之第一師,留下劉峙之第二師及周鳳歧之二十六軍便夠了。」蔣、白皆認為劉峙是反共最堅決的力量。第二師旋即進入上海,原第一師駐防的閘北兵工廠、吳淞口一帶,均被第二師接防。
第三筆是1932年6月,對鄂豫皖根據地的第四次「圍剿」,劉峙任中路軍副司令官(司令官為蔣介石),指揮6個縱隊和一個總預備隊計16個師另2個旅,「縱深配備,並列推進,步步為營,邊進邊剿」,攻占鄂豫皖根據地的心臟新集和金家寨。蔣介石高興異常,以劉峙的字改新集為「經扶縣」,以劉峙麾下第六縱隊司令衛立煌之名改金家寨為「立煌縣」。
其實,攻占金家寨的原本應該是蔣介石的另一個金剛:陳繼承。
陳繼承長期為劉峙部下。1926年中山艦事件,他在劉峙的第二師任第四團團長,將該團官兵集中於北校場,黨代表、政工人員和中共黨團員一律被繳械拘禁。後來參加對鄂豫皖根據地第四次「圍剿」,擔任劉峙的中路軍第二縱隊指揮官,指揮四個師擔任主攻。陳繼承8月13日占黃安;9月上旬占新集,14日克商城,三處皆為鄂豫皖根據地的核心地帶。唯有在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