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有数次专门回收活动,居民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需要进行回收的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就可以了。平时如果需要提供此类服务,可以给垃圾回收部门打电话,他们就会派车来接收需要回收的垃圾,但是,对于各种大型垃圾,诸如旧电器和汽车等,会相应要求居民支付服务费。
在了解了这么多的规定之后,我就开始认真照章办事,每天把可以回收的垃圾于不可以回收的垃圾分开,一段时间实践下来发现:施行了垃圾分类以后,自己家的可回收垃圾竟然占很大的一部份,不可回收垃圾竟然没有多少,充其量也就是一些食品垃圾,剩菜剩饭,菜叶菜皮或者手纸、餐巾纸之类,这类东西多半是有机物,在进行垃圾掩埋之后一段时间内就可以分解,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很小,由此便联想到美国的整体自然环境的保护措施,这垃圾回收看起来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但其意义重大。
在美国,据有关机构的住房统计数字表明,约百分之六十的美国人是住在HOUSE里的,也就是说是住自己房子的,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是住公寓的,而美国的城市HOUSE管理模式是统一的小区管理模式,这类小区在社区服务、绿化、垃圾运送、清洁卫生方面基本都是一样的管理方式,就垃圾回收这一项来说,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镇,早就都施行统一化的垃圾分类方式,这样算下来也就可以说有百分之六十的美国人参与了垃圾分类回收。
除此之外,美国很多公司和商业机构也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如果有心观察,一些公共场所都设有分类垃圾箱,饮料罐、塑料瓶、纸制品都分开投放,便于回收管理。
当我初到美国,我很感叹这个国家的整洁和干净,住得久了就更加欣赏这里的环境。当我们有机会外出旅行,开着车行驶在一望无际的美国西部高速公路上,
我总是忘记旅途疲劳,睁大眼睛东张西望,尽情感受那纯净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以及清新自然的自然环境。在我的印象里,除了偶然出现的一些人工垃圾以外,可以肯定地说,美国的大片土地仍然是保持其原本就有的处女地的概念,完全没有被人为破坏。
住在这种环境中的我,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拿我周围的环境和我过去生活的环境比较,论垃圾的制造量,不客气地说每个美国人都是垃圾制造大户,也许是越文明越消费的道理,美国人的享受和文明都是建立在高度消费的基础上的,他们在消费时候的浪费也是很惊人的。
关于美国人的消费和浪费,我刚来的时候很不习惯。
我是生于六十年代初大饥荒刚刚过去的那代人,虽然自己没有尝过饥饿的滋味,但是,父母一代人的的讲述在我心中留下的苦难印记是那么深刻,以至于成为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我记得我年少的时候最担心的事就是“饥荒会不会再来?” 我想我是被父母的讲述SHOCK(震撼) 住了,以至成为我一生中的一个心理困绕。虽然岁月流失,生活改善,饥饿和物资匮乏对我们来说几乎已经是故事,我自己的经济状况也日新月异,算不上大富大贵,小康总是有的。但是过上了富裕生活的我,对童年时候所有的记忆却始终难以忘怀,现在的富裕和悠闲并不能医治好我的病根,相反,那种困绕会时不时的冒出来,以至我不得不有意识地和它做斗争,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现在的生活方式受干扰。
比如我总是喜欢收集纸片和笔,因为我小的时候很缺笔和纸,我就养成了一片纸正面写了反面写的习惯,后来纸再多我也还是这么做;又比如我我每次把吃剩的饭菜倒掉的时候,都有犯罪感;再比如我总是舍不得扔掉旧衣服买新衣服,我先生和朋友老批评我,说你那么节省干什么呢?干什么?老实告诉你们,我有病!要知道,在我小的时候,这些旧衣服都是宝贝,是我用来做鞋底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