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第1/3 页)
第十部分朱可夫 元帥(1)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元帥(y konstantovich zhukov,1896‐1974),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兼蘇軍總參謀長、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西方方面軍司令、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兼最高統帥部副統帥、第1烏克蘭方面軍司令、第1白俄羅斯方面軍司令等要職,參與最高統帥部的戰略決策與計劃,多次以最高統帥部代表的身份協調數個方面軍在重要方向上實施重大戰役。 朱可夫於1896年12月2日出生在卡盧加州斯特列爾科夫卡村的貧苦家庭。朱可夫從教會小學畢業後被送到莫斯科當學徒,靠自學通過市立中學全部課程的考試。 1915年8月,朱可夫應徵入伍,後來參加世界大戰。1917年2月,朱可夫參加二月革命並被推舉為士兵委員會主席。 1918年8月,朱可夫在莫斯科參加紅軍。次年加入布爾什維克黨,參加察里津保衛戰。1920年畢業於騎兵訓練班,參加對弗蘭格爾白匪軍的作戰,歷任騎兵團排長、連長、副團長、團長。 1924年至1925年,朱可夫考入列寧格勒高等騎兵學校深造。在其後的團長任內,朱可夫的騎兵團奉命改組為坦克團。朱可夫領導有方,要求嚴格,奉行的原則是:&ldo;如果你不會,我們可以教給你;如果你不想學,我們就強迫你去學。&rdo;朱可夫的坦克團成為優秀團隊,紅軍《真理報》開始大量報導朱可夫的事跡。1929年至1930年,朱可夫入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首長進修班進修。1930年5月晉升為第2騎兵旅旅長。1931年2月,朱可夫調任紅軍騎兵總監布瓊尼的助理,與紅軍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共同主張集中使用坦克部隊執行獨立作戰任務。1932年,蘇聯開始組建機械化軍。1933年3月,朱可夫改任第4騎兵師師長。1937年秋,升任第3騎兵軍軍長。1938年初,改任第6騎兵軍軍長,旋即升為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副司令。同年夏天,作為軍事顧問前往中國考察侵華日軍的戰略與戰術。 1939年5月,日軍向哈拉河以東的蒙古地區發起進攻。6月初,朱可夫出任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級集群司令。7月初,朱可夫以反突擊重創擁有優勢兵力的日軍,然後轉入防禦以待增援。朱可夫計劃以坦克兵、炮兵、航空兵和步兵協同作戰,突擊敵軍兩翼,從南面和北翼合圍守敵並在敵援軍到達之前迅速予以殲滅。8月20日,朱可夫率部先於日軍發起進攻,至31日全殲守敵。日軍損失5萬餘人,北進戰略遭受重創,朱可夫因此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然而,朱可夫回國後發現蘇軍已根據坦克戰權威巴甫洛夫的意見而決定解散機械化軍。朱可夫和蘇軍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對此表示反對,卻未能奏效。
第十部分朱可夫 元帥(2)
佩戴大將軍銜標誌的朱可夫
朱可夫隨後出任烏克蘭軍區副司令。1940年5月,隨著蘇軍軍銜制的恢復,獲得大將軍銜。6月,朱可夫升任基輔特別軍區司令。他注意到許多高級指揮人員未能切實訓練年輕軍官,要求人們更深入地研究軍事史和俄國軍隊與人民的軍事傳統。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的莫斯科軍事會議,接受了朱可夫關於機動部隊作戰問題的理論並組織了戰略性的圖上對抗軍事演習。朱可夫後來認為演習情形與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情況極為相似。 1941年1月13日,朱可夫接替梅列茨科夫出任蘇軍總參謀長。3月8日,被任命為副國防人民委員兼總參謀長。上任伊始,朱可夫立即著手加速實施對軍事機構的改組,清除不稱職的軍官,譴責官僚主義作風;從人員、武器和軍事思想方面加強軍隊建設。5月,朱可夫和總參謀部制定出蘇聯西部邊界的防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