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4 页)
把面馆过户到你的名下,从今以后,这些面馆就都是你的了。”
苏直却拒不接受,他现在是面馆的大掌柜,除了每个月领到的薪酬,还有每年百分之七的分红。虽然只是百分之七,但面馆现在的盈利越来越多,他拿到手的红利已经抵得上乡下许多地主的收成了。苏家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够老实,苏姨娘是老太太最老实的丫鬟,她的哥哥苏大山在乡下种了一辈子地也是老实巴交,苏直进城做生意见惯大世面了也还是忠厚老实,从没想过要昧了莫钟书的东西。莫钟书恰恰是最看重他这一点。
见莫钟书执意要把面馆交给自己,苏直便道:“要是面馆过户给我,就不能再叫‘莫秀才面馆’了。换了名字的面馆,可不一定还能受到食客欢迎。”苏直也是有品牌意识的,“莫秀才”已经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响亮招牌,他不姓莫也不是秀才,万一面馆易主,将不能再用这个名字了,到时候必定损失许多老顾客。
莫钟书最后还是接受了苏直的意见,但他今后再回澄州的可能性不大,为了不让莫钟金再打坏主意,便让苏直把店中全体工作人员的红利分成都再适当提高些,其余的利润就捐给观澜书院当奖学金算了。
莫钟书心想,如果齐成章知道自己捐赠奖学金的消息,一定会很高兴,认为自己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正在努力向儒商的方向发展,幸好他现在不在澄州,自己也不用为被他夸奖了自己并不具备的美德而难为情。
两年前朝廷处理了一批党争太甚的官员,留下许多空缺,只得大量起复旧员,齐成章也被朝廷重新起用,匆匆把女儿嫁给方睿,就带着夫人和两个儿子赴任去了。
莫钟书终于在他回到澄州的第十天早上,如愿地带着祖母和新婚妻子奔赴江南的新生活。
正文 第98章
他们到松江的时候,大富早已得了信,已经寻了好几个宅院,只等他们过去决定买下哪一处。莫钟书对这些事不太上心,陪着老太太一处处地看完,就让老太太拍板。
老太太这几天总算弄清楚一件事,她的孙子现在是个大财主了,不怕没钱花,便可着最贵的地段最大的宅子挑,然后就兴致勃勃地带着孙媳妇摆弄新家。
莫钟书对她们这种状态很满意,她们没闲着,他就可以去干自己的事情了。
在这段时间里,大富等人已经把香料、宝石和玻璃镜子等都卖出去,并且还买下一个院子和几个手工匠人,让他们组装好第一批望远镜送往京城去了。
那院子就在离码头不远的一条街上,门脸并不大,外面看就是两层半新不旧的小楼。不过门前的街道很是宽敞,行人商铺也不少,用作生意往来和存放船货之处正合适。而院子里竟然还有前后两进房子。
二柱找来的几个工匠,正在后面一进屋中组装望远镜。还在海上的时候,莫钟书便已教会二柱如何去弄这望远镜,让他回来后负责找工匠组装。二柱精明得很,上岸后直接到人市去买了几个看着手巧的男仆,带回来手把手地教好了,才叫他们开工。他甚至已经想好了这些人今后的安置,一辈子把他们关起来,要是再有什么活儿自然交给他们,实在不行就白养着,也不能把望远镜的秘密泄露出去。
莫钟书现在也开始适应大老板的位置了,口头上自然不会反对二柱如此为他着想的安排,但他心里明白,这望远镜一上市,跟风仿造的一定不会少,一旦有人发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把二者联系起来,这望远镜就再无秘密可言。
七倍的望远镜已经完全装好,三千个已经运往京城交货,剩下的两千还留在这里,莫钟书把自用的收起来,又给李长义送了一百个,还得千叮万嘱说今后有钱也买不着了,那家伙太豪爽,不把话说严重点恐怕他能连手头上正用着的也让人给骗了去。剩下的就放在仓库里,莫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