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第1/3 页)
戶田勝隆 伊予 3900
長宗我部元親 土佐 3000
生駒親正 讃歧 5500
蜂須賀家政 阿波 7200
來島通之 伊予 700
來島通總 伊予
第六軍團 15700
小早川隆景 筑前 10000
小早川秀包 筑後 1500
立花宗茂 筑後 2500
高橋統增 筑後 800
筑紫廣門 筑後 900
安國寺惠瓊
第七軍團 30000
毛利輝元 安芸 30000
吉川廣家
第八軍團 10000
宇喜多秀家 備前 10000
第九軍團 11500
豐臣秀勝 美濃 8000
細川忠興 丹後 3500
總兵力 158,800
軍容鼎盛。 普天之下, 能夠動員起與之相當兵力的, 也只有人口眾多, 土地廣袤的 大明帝國 了。 但,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 日本與朝鮮之間隔著幾十公里的大海, 而上表中的軍團仿佛缺少了一個兵種。 (友情提示: 不是空軍。)
是的, 日軍沒有海軍。 這也是 豐臣秀吉 入侵計劃中最脆弱的一環。
雖然是個島國, 但日本在長達數百年的內戰當中卻絕少用到海軍。 寥寥可數的幾場海戰也都是在近岸的水域展開。 因此等到 豐臣秀吉 統一日本的時候, 日本的海軍規模只是簡陋的幾隻帆船。 不是說有 織田信長 發明的&ldo;鐵甲船&rdo;麼? 可實際上所謂的&ldo;鐵甲船&rdo;只是在 安宅船 外釘一層鐵皮罷了, 開發的目的也只是為了對付 毛利水軍 的火攻。 &ldo;鐵甲船&rdo;由於重量吃水很深, 行動笨拙, 只能在近海一帶活動。 要是真讓其渡海進攻朝鮮, 可能在半路上就被浪打到海里餵王八了。
日軍海戰的觀念也非常原始。 在他們看來, 海戰的手段不是擊沉敵艦, 而是攀上敵艦, 展開肉搏, 然後斬將奪旗! 而所謂的戰艦, 不過就是讓自己儘量靠近敵人的平台罷了。 豐臣秀吉 自己也對海戰缺乏足夠認識。 在他看來, 一旦登陸朝鮮, 日軍必將勢如破竹, 又何必跟朝鮮人在海上多做計較?
雖然如此, 海軍還是要置辦的, 以保障兵力和物資運送的安全。 早在1586年, 豐臣秀吉 就打算通過 葡萄牙 傳教士買兩艘巨型葡式戰艦(n-of-war, 一種風帆驅動式戰艦。)。 但 葡萄牙 教士得知其真正目的是用這兩艘船攻打 大明 後, 拒絕了要求。 在決定攻打朝鮮以後, 豐臣秀吉 命令其屬下水軍將領組織了一支渡海作戰的海軍, 其中, 九鬼嘉隆 水軍1500人, 藤堂高虎 2000人, 脅坂安治 1500人, 加藤嘉明 1000人, 桑山元晴 2000人, 以及前面提到第五軍團中 來島兄弟 700人。 這麼點人馬要護衛近16萬人渡海, 也真是太寒磣了點兒。
日軍船隻大多是從漁船轉型過來, 跑跑運輸還可以, 一旦碰到海戰就只有閉目等死的份了。 鑑於此, 豐臣秀吉 特命 九鬼嘉隆 在 伊勢灣 建造數百艘戰艦。 其中 安宅船 算是日本海軍最大級別的戰艦, 長33米, 船員180人, 裝火炮3門。 日軍可能不知道, 他們的對手, 朝鮮海軍, 最輕的戰艦上就至少裝有12門火炮。 這個差別, 就好像是日本陸軍用鐵炮, 而朝鮮人只有刀槍一樣懸殊。 這樣兩支海軍相遇的話, 日本人別說爬上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