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首战交锋(第1/2 页)
面对瞿塘峡的严防死守,汤和不没有多在意。一方面,明军多年来的战无不胜以及曾出使过蜀夏的杨璟一再提及的敌军久疏战阵,让他认为对面的夏军只不过是些意图凭借天险顽抗到底的跳梁小丑。
另一方面,汤和率领的西路军,若是能快速突破瞿塘关就可直抵夏都重庆,灭国之功唾手可得,为他日后晋升国公赚些本钱。可若是瞻前顾后,迁延日久,被从陕西进兵的傅友德先打开局面,那就太没面子了,而且此次出征的头功也没了。
于是,汤和不顾个别将领提出的谨慎之策,力排众议决定采取南北夹击、多路并进的战术。指挥韦权率兵出赤甲山,进攻夔州;指挥李谋率兵出白盐山,进攻南城寨;杨璟和都督佥事王简从大溪口出发,率舟军直逼瞿塘峡。三路同时进攻,牵扯夏军的兵力,使其不能相顾。
“诸位,现已探得明军分为三路,从南、中、北三个方向逼近。我们该如何应对啊?”瞿塘峡的最高指挥左丞相戴寿直奔主题,明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没时间扯闲篇儿。
众人默然,一个个地在绞尽脑汁地思索对敌良策。
“莫将军,你镇守此地多年,先说说看。”戴寿见一时无人应对,只得点名。莫仁寿早在明玉珍时期就在此地带兵,地理形势了然于胸,对敌经验最为丰富,首当其冲。
其实莫仁寿一直在思考对策,现在被问到了,正好开口:“戴相,末将以为明军虽兵分三路,看似都来势汹汹,但也主次分明。自古西进蜀中,只有沿江先到达重庆这一条坦途,而陆路颇为艰涩,只能是辅助。所以只要挡住了水路的明军舟师,其余南北两路自然退兵。”
“哦,以莫将军之见,我们应该集中兵力阻敌江上?”
“正是。不过,我军在江面上的部署,必须有南北两侧据点的保障。因此,对于其余两路的明军,我军只需依托据点固守即可,亦可派出小股骑兵骚扰,迟缓其行军速度,使其不能对中路形成有效的支援。”莫仁寿继续补充。
听了莫仁寿的话,戴寿微微点头表示认可,转而问:“诸位以为莫将军所言如何?”
众人皆称妙计,戴寿拍板敲定,随后夏军便据此展开行动。明夏两边各怀心思,一方想着建功立业,另一方则是保家卫国,都要在瞿塘峡这个地方奋力一搏。
张三带领的燧发枪小队被安排在李谋麾下,从陆路进攻南城寨。临出发之前,张三被汤和亲自叮嘱——由其自行决定燧发枪小队的行动,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重中之重是不能遗失任何一把枪支,否则军法处置。张三并没有把保命第一的事情传达下去,只是重点强调了丢人不丢枪。
经过小半日的行军,张三等人跟随大部队原地休整,预计今日傍晚就能赶到南城寨,明日发起进攻。众军士除了必要的警戒之外,都三三两两地席地而坐,边喝水边聊天。明军多年南征北战,打了太多的胜仗,从将军到士卒都对偏安一隅的夏军不屑一顾,在精神上很放松。
不过,张三除外,他存了一些别的心思。本来因为射击技术过硬被调往军器局,他以为这辈子就再与战场无缘,虽说能够保得平安,但却失去了上升的空间、打破阶层的机会。但新火器的出现,让张三的射击技术更加凸显,而且重新回到了战场之上,这让他又燃起了沙场立功的热情。
所以,他必须要抓住这次独自带队的机会,怎么说也得有些功劳,以便继续留在行伍,甚至能够得到太子殿下的赏识。就在众人原地休息的时候,他却背着枪四处溜达,自觉当起了警戒哨,观察周围的情况。
你还别说,就在张三望向一片树林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动静,定睛一看似有人影闪动。
“难道是有埋伏?不过看那一片林子,也藏不了多少人,不足以对付我们这一路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