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5 页)
只是果敢和深明大义的坚毅。
你带着我们的儿子迁往京城内地居住,好生培养,文治武功,日学不殆,务必使其成才。我希望——有朝一日,他能重回边疆镇守我梁国国土,保边境安宁。李矛说道。
夫君放心,妇人定不负所托。李夫人换了个姿势,将怀中的孩子抱得更紧了。
将军为咱们的孩子取个名字吧?
李矛起身在床边慢慢踱步思考着,就为其取名——“安宁”吧。
安宁,李安宁。李夫人贴着孩子的小脸,轻轻喊着他的名字。
李矛伸出温热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孩子光滑如玉的小脸,心上涌起万千刀割般的疼痛和不舍,历经无数血雨腥风的七尺男儿如今眼窝一热,两行热泪喷涌而出。天下至柔则至刚,一个襁褓中的婴孩让李矛暴露了内心脆弱的一面。
李夫人的眼泪也被引了出来。月子里的产妇情绪不宜激动,会影响奶水。李矛替妻子拭干泪水,安慰道,我知夫人坚强,定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如果能遇到对你和孩子好的人,夫人就改嫁吧,那样我会更加安心。
李夫人道,夫君难道忘了新婚之夜的誓言?
李矛道,我不能“与子偕老”,食言在先。夫人万不可苦了自己。
李夫人道,你在,我的心是你的;你不在,我的心便全给了我们的孩子,夫君莫要再劝。
这个硬朗的男人顿生柔情,紧紧握住了妻子的手。
一年后,梁明帝驾崩,不久便发生了宫闱夺权之乱。起因是新帝年幼,由嫡太后垂帘听政。嫡太后是个专权的女人,渐渐生出狼子野心,于是策划出一出夺权的宫廷闹剧。历时月余,京城风起云涌,人心惶惶。百官对幼帝多怀有同情,但又忌惮嫡太后背后的势力。当时军权掌握在嫡太后胞弟东厉侯手中,常人不敢轻举妄动。东厉侯有恃无恐,谁都不放在眼里。新帝叔父,当时赋闲在自己属地的明轩王爷,不甘心皇权它落旁姓,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联合朝中大臣和领兵在外的将领,拨乱反正,先是夺了东厉侯的军权,并将其处死,同时封锁消息,暂时稳住嫡太后,不让她有所行动。当夜正义之士悄无声息进入宫廷将幼帝保护起来,同时控制了嫡太后,等到明轩王率领的正义军处理完外围事务,进入皇宫准备收管时,嫡太后正在破口大骂。明轩王懒得理论,坐在下首的榻几上悠闲品茗,他手下的将领都是惯于行军打仗的粗鲁莽士,见到主人受辱,不等发令,箭步上前手起刀落,现场一片血腥。明轩王这才伸伸懒腰,起身叹道,鲁莽!
幼帝被带到他面前,明轩王恭敬行君臣之礼,高呼万岁。
幼帝虽是总角之龄,心智早慧,洞若观火。那声“万岁”让他明白这位皇叔绝无夺权之意,至少现在没有。他躬身拜道,侄儿受太后胁迫,本是受困之人,多亏皇叔解救,不敢受皇叔大礼。
幼帝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格局,这一点让明轩王既欣慰又意外。他上前托住幼帝的胳膊,扶正他的身子,语重心长地说道,侄儿是皇兄最看重的皇子,如今已是梁国的皇帝,要有皇室威仪,不失风范。寥寥数语教导,充满对晚辈的关怀。
侄儿谢皇叔教诲。尊长也是古贤推崇之事,无关风范。
明轩王呵呵笑了,拉着幼帝的手,又道,皇叔能为你做的就这些,本王相信皇兄的眼光,也相信皇上的能力。
后朝廷推选出两位德高望重的辅政大臣辅佐幼帝,明轩王决定重回属地过自己优哉游哉的清闲日子。在朝官员感于明轩王的仁德忠义,力劝新帝挽留他,明轩王最终还是拒绝了,却留了一封手书,劝勉新帝辨奸识忠,同时建议千万不要让女人涉足朝堂。虽是建议,因为他之前扶正的丰功伟绩,这条建议便被直接写进了律令里,由此又衍生出众多条限制女子的条律,坊间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