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始識謀深別有功(下)(第1/3 页)
當契丹八部在大青山一戰崩滅的消息,越過了大興安嶺南麓和燕山山脈之間的群山峻岭,隨著告捷露布一起傳到了周淮安所在的景州(河北省衡水市附近),他卻有些我怎麼沒有怎麼用力你就倒下的荒謬感。
曾經壓過了我鐵血強宋一頭上百年,直到被女真崛起逐步滅亡過程,還能繼續吊打和暴擊乘火打劫的大宋西軍,長期以華夏正朔自居而號稱南北朝格局的遼國前身;契丹大八部聯盟就這麼一戰被打散了?
但是前方送回來的戰報和繳獲,卻是實打實的看起來做不得假的;這一戰斬首過萬,俘獲兩倍於此,還陣斬了一位獨活部的君長(領部大人),另外俘虜了勞問、達稽兩部的君長(領部大人);其他契丹貴族、酋長、頭領更是數不勝數。
最關鍵是雖然在事後跑了當代的痕德可汗,卻重創了作為凌駕於八部之上的王族——遙輦氏,同時在戰場繳獲了契丹王帳的全套旗鼓儀仗和眾多官屬,以及王庭內堆積如山的輜重甲械。也就是說,王帳凌駕和力壓各族的根基已經被摧毀的七七八八。
因此,就算戰後並沒有能夠徹底殲滅或是無安全擊垮其餘的契丹各部人馬,而令其在四散潰亂當中各自遠遁而去;但是根據參謀組的推演和研判,也算是變相重創契丹八部為首的草原勢力,至少在今後十數年以內的戰爭潛力和軍事實力。
畢竟,作為草原上生態環境相對惡劣,而經濟體系單一,生產力水平普遍低下的遊牧民族;在人口繁衍生息和基本資源產出上,相對定居化的中原農耕體系,具有天然的劣勢和不足之處;同時也更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和威脅。
而在連番戰爭中,被殺掉或是其他緣故損失、逃散掉的青壯年人口,也不是像是韭菜一樣收割完就能很快長出來的;更何況,作為東北向區域性的強雄勢力,契丹八部的崛起過程,也是在不斷的侵併和掠奪當中完成的原始積累。
因此,一旦契丹八部因為戰敗後而露出疲態和虛弱來,就算沒有中原的乘勝追擊,自然而然有得是那些長期壓制和侵攻、掠奪的周邊勢力,乃至是被迫成為附屬部族的草原部落,此起彼伏的反噬和落井下石的報復行為;而演變成新的危機和動亂根源。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那些其他部族反抗和清算契丹人的奴役和控制,還是契丹人為了彌補嚴重的損失,而主動發起戰爭去掠奪和吞併草原上的別部勢力,都將迎來新一輪草原生態位的重新洗牌。
至少在參考了參軍組和參謀組提供的意見之後,周淮安不認為在此次戰敗後,損失了大量基本盤和個人威望,最終僅以身逃的那位當代痕德可汗,短時間內還能夠有足夠的權威和實力,繼續將剩餘的契丹各部給重新統合和團結起來。
因此,雖然不算是最理想的結果和目標達成,卻也是一個意外之喜;因此,周淮安原本是打算通過數年的經營和滲透,然後在集中力量一具擊垮這個未來的邊疆外患的根源;結果僅僅靠一路偏師就提前打穿了大部分流程。
當然了,這時代的契丹八部,已經有了從不怎麼純粹的漁獵、遊牧民族,向著後世農耕定居化轉型的跡象了;千萬不要不要小看著遊牧民族的農耕定居化,這也意味著有了固定的生活區域和相對穩定的產出作為補充,讓他們渡過每年冬季最難熬的時刻。
然後農耕定居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就自然而然的會形成新的聚落和城邑,以及為相應定居人口所服務的手工業基礎;比如開採池鹽、漁獲皮毛等產品的加工儲存,冶鐵和武器鎧甲的製造,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而擁有了農耕(田地)、城邑和手工業的基本三要素之後,遊牧民族也就從絕大多數逐水草而居、旋起旋滅的普通季節性邊患;逐漸蛻變成為有資格和中原王朝掰一掰手腕的像樣威脅了。像是歷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