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朝议事(第2/3 页)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宦官又例行公事的喊出一句。
“启禀圣上,臣有本奏……”
“微臣以为……”
各部官员将半个月内各项事情一一上奏。众位大臣经过商议给出对策,而杨恪对这些事,大多会点头准奏。
其实这些事情,杨恪都已知晓,早已经在私下与宰相及各衙门主事官员做出了安排。此时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通过朝会可以看出,大魏的各项政令实施的都还不错,各级官员也没有尸位素餐之辈。
一转眼已过去近两个多时辰。
鸿胪寺少卿季恽有些忐忑地捏了捏袖中的奏折,咬了咬牙站了起来,走到殿中间,施礼后禀报。
“启奏陛下,微臣还有本上奏。”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高高举过头顶。
“这是昨日申时所收到的加急文书。今年万寿节正值陛下整寿。南楚、蜀国、后秦等国上书……”
“哼,什么南楚、西秦,此乃国贼。叫他们逆楚、叛秦才是。”
还不等季少卿把话说完,就有人出言痛斥。
百官扭头看去,说话的是御史袁淮。
季恽刚要开口,却有人先他一步开口。
“现在说这些有用么!徒逞口舌之利么。”
袁淮见是宰相出面,压下心中的不快,向皇帝行礼请罪后,退回原来的位置。
见没人再说话,季恽才继续说:“几国准备遣使为陛下贺寿,并参加中秋盛宴。请陛下恩准,这是几国的国书,请陛下过目。”
在这个时代能让全民共庆的节日很少,万寿节就是其中之一,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生日,那肯定得举国同庆。
“不准!”
百官都有些惊诧的抬头看向高高坐在丹陛之上的身影。
作为帝王,对于一件事情,根本不会直接给出自己的决定。只会让百官先给出不同意见,最后再综合这些意见,顺水推舟地给出决断。而对于这件事,皇帝根本没有让百官讨论,直接否决了几国的上书。
“陛下,还请三思!”
尚书令成康铭连忙出班行礼。
“我知陛下所思。然事已往矣,仍称之为叛、逆,固可据名义之利,但于心亦有相轻之意。”
成康铭含含糊糊的话一说完。百官之中那是懂得都懂。不懂的只能窃窃私语。
“当”的一声,杨恪轻敲了一下龙书案上的一座小磬,紫宸殿内才又安静下来。
随后,杨恪目光转向了褚如朋。而褚如朋两眼下垂,宛如木雕泥塑般一动不动。
杨恪又把目光转向成康铭。成康铭毫不畏惧地与杨恪对视了一眼,却也没什么动作。
杨恪有些恼怒地目光又转向袁淮处。
御史大夫神色复杂地看着杨恪。
成康铭说话的意思袁淮完全明白,毕竟十几年前他也在京中任职,虽说那是他的官职不大,但也亲历了此事。
而杨恪的意思袁淮也了解,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走到殿中。
“陛下,微臣以为……尚书令此言不妥。”
杨恪这才神色和缓下来,往后靠了靠等着袁淮的奏言。
可袁淮说完这句话就再没声了。
不等其他人有所动作,成康铭撩袍跪倒。
“陛下,大魏要席卷九州平定天下,就要从心底正视自己的对手。楚、秦上书贺寿,我也知道他们另有目的。一者以正其名,再者另有所图。但我大魏乃天下正统,已占天时;雄踞中原之地,再具地利;朝中上下一心,握有人和。何惧楚、秦等跳梁小丑。”
“尔等忘记高祖因何宾天?先帝所受何辱?忘记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