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5 页)
���
随后陈争摆起了架势,同时讲解说:“站桩并没有很固定的式样,只要得其神,也并不一定非要得其形。因此各种功夫桩法也不尽相同,但大体用意却是差不多的。比如说脊椎是身体的中轴,也是发劲的枢纽。站桩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脊椎。”…;
“人体脊椎一共是有二十四块骨头组成,每一个关节都有摆动的幅度,站桩时不可用力将它挺得过直,但也不能好像坐在椅子上一样完全放松。这就要求站桩时,要用劲而不用力。这样站得久了,你们就能区分出‘劲’与‘力’究竟有何不同。”
“另外站桩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出你们的气感。因此在站桩时,一定要意守丹田,不能多有杂念,要用心去感受体内的气感,并且感受气沿着经络运行的轨迹。”
陈争才刚说到这里,何见义插嘴问:“大争兄弟,什么是气感?经络又是什么东西?真实存在的么?”
陈争点了点头:“存在是存在的,也能感觉得到,但究竟是什么东西,我却也不知道。”
“啊?你也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怎么练,怎么去感受?”何见义不解。
陈争却并没有回答,而是一转话题:“我给你讲个笑话吧:从前有个学生,跟随老师学习认字,第一天,老师教他‘一’字怎么写,他记住了。不过隔天老师再写了这个‘一’字,他却不认得了。”
加上陈争手指比划,众人也都明白是一二的“一”,哄堂大笑,何见义也说:“哈哈,这个学生可真够笨的了,只有一横他都记不住。”
“老师也觉得奇怪啊,就问他,昨天不是教过你么,你怎么这就忘了?那名学生却说,可是你昨天写的‘一’,我用尺子量过了,但你今天写的这个‘一’,比昨天的长了很多,怎么还念‘一’呢?”
陈争笑了笑:“这就说明,能模糊判断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我们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更讲究一个模糊判断。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理解意思,而是要整体的去理解。就比如说‘气’,如果非要一个字去解释,那就会演变成什么气功之类的了。可中国武术并没有什么气功,有的,只不过就是拳脚功夫。”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一想陈争讲得这个比喻,还真是很有道理。
陈争又说:“气在体内运行,走的就是经络的路线。你们也应该听说过,有很多反对中医的人,就是因为通过解剖无法发现经络,因此认为是胡编乱造的,但可以肯定的说,这是真实存在的。等你们练拳练一段时间,就能够产生轻微的气感了。”
“我不教你们招式,只是先让你们站桩,就是这两个目的:一是让你们通过站桩,来亲身体会怎么用‘劲’,二是要让你们通过站桩产生气感。只要有了这个基础,事半功倍,学上一招半式,对付一般人,就已经足够用了。”
众人听到这里,连连点头,再不怀疑。
然后在陈争的指导下,一群人就全都在工地的空地上站起桩来。
第21章 兄弟之情
俗话说:未习拳,先蹲三年桩。由此可知基本功的重要。
只不过大多数人站桩都站的并不正确,很少有能站出功夫来的,都是因为不得名师,胡乱站,反而站出了一身毛病。
相比之下,何见义这些人可就有福了,有陈争在一旁指点纠正,事半功倍。
其实这一个站桩表面上看虽然简单,可里面需要注意的细节多了去了,不过陈争也并不求他们马上记住,因此最开始,姿势纠正纠正他们的姿势,至于其他的,也只能慢慢来了。
刚开始站桩,很难坚持得时间太久,有两人一分钟都不到,就已经双腿酸疼,不再坚持了。
却只有何见义,刚开始就坚持了五分钟之久还不肯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