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2/2 页)
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計劃中並不包括液體燃料或滑潤油。而實際上,提供民用的交貨是零星分散的,有時候只能勉強維持最低限度的工業生產,即使按1947年1 月共產黨的《人民之聲》的說法,當時的月產量已經達到了大約每年五十萬噸的水平。齊斯特爾斯多爾弗油田也許是奧地利最重要的獨一無二的經濟財產,但是甚至在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與奧地利政府簽訂協議時,它的控制權仍不在奧地利人手中,事實上自1938年德國併吞奧地利以來,它從未為奧地利人所掌握。1945年4 月蘇聯部隊到達以後,新占領油田的這些外國人開始把大量的設備和供應物資當作戰利品運走;後來他們突然改變政策,重新開工生產,隨後又根據波茨坦協定的條款把油田劃為&ldo;德國財產&rdo;而堅持油田的所有權。蘇聯軍隊守護著油田設備,產量大部分輸往蘇聯。盟國委員會和奧地利政府幾次三番提出抗議,都無效果。
另一方面,電力情況是令人鼓舞的。奧地利的巨大水力發電潛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初步得到開發,納粹又進一步予以擴大,即使其發展目的是為德國而不是為奧地利,但資源依然存在,實質上並無損壞,而且迅速投入生產,其水平大大超過戰前。固體燃料奇缺,要求以電力代替,即使目前產量的增加還不足以滿足戰後的需要。儘管如此,但工廠至少是完整的,預期大有可能逐步滿足全國需要,而且比較經濟。
燃料與電力的缺乏再次增加了個人用戶的困難。在1945‐1946年的冬季,按維也納的標準來說,還不算嚴寒,但是一連幾周氣溫在零度以下,家裡難以取暖,這對老年人和首都大批住在窗無玻璃的公寓或宿舍里的人來說,是特別困苦的。一到周未,凡是強壯的人都去維也納森林或附近鄉村搜尋能夠找得到的燃料。老年婦人跟在盟國煤車後面希望從雪地上撿到幾塊煤的景象,到處可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