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页)
,不要拍打,可以做手指游戏。为了能让彻之和喜欢的孩子一起玩,我教他俩玩手指游戏。
不应该训斥拍打这种问题行为,而应该教他正确的行为来替代拍打动作。为了减少错误行为,就要教他正确的行为。成功的秘诀,并不在于减少错误行为,而在于增加正确的行为。
不仅是打招呼,学习在社区中生活必须掌握的知识时,也不是靠我一个人来教的,而是借助社区人们的力量自己学习下去的。在家中,由于母子这层特殊的关系,不论怎样灌输社会常识、礼节、寒暄等,也很难让他真正地理解。
比如,即使告诉他商店里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彻之还是会拿走。每次拿回家中我提醒他,彻之也不理解怎么回事,还是会重复犯错。因此,我想教他:商店里的东西需要用金钱交换。
但是,如果不去实际店里,在家中不管怎么用文字、图片来教,不与店员接触买东西的话,是无法真正学会的。①
要学习如何用金钱交换东西,必须要先学在店里收银台前排队(教他凡事有先来后到这一规则就已经够难的了)。所以在他小的时候,我就牵着他的手,从买一个彻之喜欢的东西开始慢慢教他。(将在本书的第7章中介绍)
现在,彻之可以在经常光顾的超市收银台前排队了,一个人也能自由地购物了。周围的人哪怕提供一点一点的适当帮助,也比只我一个人教育要强上几十倍。只有先建立起与他人的关系后,才能获得生存下去的技能。
①译者注:身临其境胜于闭门造车,信哉斯言!
*为什么不阻止他的自言自语?
鼓起勇气,和彻之一起进入社会。周遭的人们开始了解彻之,理解自闭症者的特征,习惯其行为方式,并想办法与他交往。一旦习惯,也就见怪不怪了,把一天到晚的自言自语看成个性,大家毫不介意,坦然接受。把自言自语看成是问题行为还是个性,说到底这只不过取决于与之打交道一方的思维方式而已。
2005年5月,我应邀去韩国讲演,会场中曾有一位母亲问我:为什么不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语?
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会让彻之区分场合。在学校的课堂上、考试中,或者在单位的办公室里——会妨碍他人的时候,是不可以自言自语的;而在自己家中时,或在单位里只有他一个人打扫卫生间时,或在个人的自由时间里,自言自语也无所谓的。我并没有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五天禁止他。说句实话,我也想阻止彻之的自言自语。如果能禁止得了的话,我早就这么做了。但是越是禁止,彻之的不安越是强烈,其他的问题行为也相应增加,所以我不得不放弃。也许,在紧张或痛苦的时候,自言自语是恢复心神安定、消除压力的方式,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精神稳定剂。
再者,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收集信息的方式。我可以通过其自言自语了解到:他对他们感兴趣,对怎样的事物会有反应。彻之不擅长与人交流(向人表达自己的心情),如果一直沉默,我则无从了解他在想些什么,反而会很不安。还有,把彻之的自言自语听成是快乐的唧唧呱呱,我也会很快乐。有时听着听着,我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朋友们倒也宽容地看待:笑出来虽然有些失礼,因为有趣自然就发笑了。这反而说明你觉得他可爱,没有用特殊的眼光来看他。
自言自语是彻之表达心声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天中紧张的时刻越多,我越想为他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地自言自语的环境。我想,如果全面禁止他的自言自语,那么开朗的笑脸和健康的活力恐怕也会随之消失吧。
那位母亲说:这样说来,我家女儿真是毫无笑脸。因为一声不吭,女儿的心情我无从了解。我一直以为,自闭症是一种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疾病,所以女儿没有笑脸也理所当然。我在KBS(韩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