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页)
作戰科科長:&ldo;報話機不會出問題。&rdo;
參謀長:&ldo;周希漢的習慣是不搞出個名堂來不報告。&rdo;
晨霧瀰漫。各種渡河工具像片片樹葉在奔騰的河水中一會兒衝上浪尖,一會兒跌人波谷。護送突擊隊的是濟源縣杜八聯水上民兵隊,人稱&ldo;葫蘆隊&rdo;。他們頭上纏著衣服和子彈,腰上繫著一串葫蘆,手中執著槍,一部分游在前面開路,一部分護在船的左右。
這是一支富有傳奇色彩的水上輕騎,已有300年歷史。他們是&ldo;黃河人&rdo;,祖祖輩輩在這一方土地繁衍生息,靠著系在腰上的葫蘆赤條條地在黃河捕魚、撈蝦。這幾年,戰爭來了,就有了民兵&ldo;葫蘆隊&rdo;。他們飛渡黃河襲敵堡、奪敵船,出沒在黃河浪濤里。這次渡河大軍來到關陽渡口,發現這裡山高谷深,水猛浪急,周希漢正急得轉圈子,突地站出了&ldo;葫蘆隊&rdo;。
民兵連長薛平華說:&ldo;我們地理熟,摸水性,組織&l;葫蘆隊&r;先渡,攻克崖頭主堡,給部隊水上開路。&rdo;
一聲命令,數十名荷槍實彈、腰系葫蘆的水上英雄躍身下水,刺稜稜似白魚戲水,看得周希漢驚異不已,半天才喊出一聲:&ldo;絕!&rdo;
&ldo;葫蘆隊&rdo;沒泅多遠,一艘敵人的巡邏艇開過來,眼看就要暴露目標,&ldo;葫蘆隊&rdo;隊長李慶常潛游到敵艇側舷,躍身衝上,一槍未發全部解決了問題。直到&ldo;葫蘆隊&rdo;即將登岸,南岸崖頭上的敵人才發現不妙,集中火力向水面射擊。副隊長李慶禹的葫蘆被子彈打中,河水直往裡面灌。李慶常鎮靜地用一隻手捂著葫蘆上的彈孔,一個民兵緊游幾下靠過來,給他當槍架,居然一梭子彈打出去,敵人的機槍便啞巴了。
北岸主力部隊發起火力掩護,&ldo;葫蘆隊&rdo;飛速登岸,攀上崖頭,一場激戰,炸毀了崖上的碉堡。
周希漢指揮渡河部隊直馳南岸,迅速搶占了灘頭陣地。
北岸指揮所。
陳賡還在焦急地踱步,那條受過傷的腿明顯地破了。
突然,報話機里有了信號。周希漢的聲音:
&ldo;先頭部隊渡河成功,正向石頭山主陣地發起進攻。石頭山有敵人一個團,配有山炮。&rdo;
陳賡大吁了口氣,命令:&ldo;陳賡遭敵阻擊,正在強渡,你派出部分兵力支援!&rdo;
放下話筒,陳賡轉身對參謀長說:&ldo;告訴13旅陳賡,周希漢渡河成功。但不要催他。他這個人很要強,容易性急,弄不好會增加傷亡。&rdo;
2o分鐘後,報話機里也傳出陳賡的聲音:
&ldo;渡河成功。37、38團先頭部隊全部過來了!&rdo;
&ldo;好!迅速集結已過河的部隊,奔襲新安、澠池,占領隴海路。&rdo;
陳賡的命令剛下,周希漢又出來報告:
&ldo;後續部隊順利渡河。&rdo;
&ldo;一部分攻占石頭山陣地,其餘人馬向橫水推進!要快!&rdo;
8月24日拂曉,又是大霧籠罩,陳賡率領指揮部渡河。
戰爭的車輪帶動起人類突發奇想的思維旋轉。渡船奇缺,戰士們和當地水手就把油布裹上棉絮、蘆葦、秸杆,紮成一丈長、一尺寬的鞍馬狀油布包。試驗時,一個&ldo;包&rdo;乘坐兩三個人,往水裡一放,剛划動木槳,油布包便猛向前一躥,衝出去幾丈遠。只是這種&ldo;包&rdo;到了河心,被浪一托便打旋,難以駕馭,加之大部分戰士來自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