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页)
黃海大戰爆發
確實如此。十一時三十分,吉野先發現黑煙兩縷,隨即可遙見三、四縷,遂確認為北洋艦隊,當即發信號報告本隊:&ldo;東北方發現三艘以上敵艦。&rdo;伊東佑亨見此信號,便立即傳令:本隊由三艦群陣改為單縱陣;西京丸和赤城移至本隊左側,作為非戰鬥行列。兩支艦隊逐步接近,這場海上鏖戰終於發生了。
注釋:
注1 《寄譯署》,《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6頁。
注2 《複葉總統》,《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6頁。
注3 《寄金州銘軍劉統領》,《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7頁。
注4 關於此次護運劉盛休銘軍的營數和人數,記載不一,一說十二營6000人;‐說 八營4000人。據李鴻章致劉盛休電和盛宣懷致丁汝昌電,皆謂&ldo;4000人&rdo;。6000人說不能成立,可謂明矣。至於營數,盛宣懷致盛京將軍裕祿電:&ldo;銘軍十營,輜重甚多。&rdo;(《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上),第144頁)李鴻章致總理衙門電:&ldo;查銘軍十一營。&rdo;(《李文忠公全集》,電稿,第17卷,第24頁)現綜合各種材料,知銘軍實有兵力為十一營二哨4480 人,而調走的是十營4000人,據盛宣懷致宋慶函:&ldo;舊章每營只400人,此次遠征勁旅,請 添足500人。&rdo;(《宋慶致盛宣懷函》,《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第190頁)銘軍平均每營人數為400人,是符合&ldo;每營400人的章程的。又劉盛休致李鴻章電:&ldo;卑軍除留守大 連灣炮台六哨,不過八營之譜。&rdo;(《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617),第20卷,第18頁)這是以每營500人的滿額計算。可見,八營說和十營說,是按不同的編制方法計,但都是 有根據的。
注5 《來遠艦水手陳學海口述》(1956年記錄稿)。
注6 餘思貽:《航海瑣記》(又名《樓船日記》),上冊。
注7 《馬吉芬黃海海戰述評》,《海事》第10卷,第3期,第37頁。
注8 《丁汝昌關於黃海海戰的報告》,見《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1738),第21卷,第22頁。
注9 《來遠艦水手陳學海口述》(1956年記錄稿)。
注10 《馬吉芬黃海海戰述評》,《海事》第10卷,第3期,第38頁。
二 兩軍相接 海戰的序幕
通氣管及通風筒咸置之艙內,窗戶與防水門概為鎖閉。凡有乘員懼就戰鬥部署,戰鬥喇叭餘響未盡,而戰鬥準備業已整然。&rdo;注1可見,當時的土氣是多麼高漲!
此時,提督丁汝昌、右翼總兵劉步蟾及總教習德人漢納根,都登上了旗艦定遠號前方的飛橋,一面密切注視著日艦的動向,一面商討對策。丁汝昌先向停泊在大東溝口外的十艘戰艦傳令,以定遠、鎮遠為第一小隊,致遠、靖遠為第二小隊,來遠、經遠為第三小隊,濟遠、廣甲為第四小隊,超勇、揚威為第五小隊,排成犄角魚貫小隊陣注2,用每小時五海里的航速駛向敵艦,準備迎戰。&ldo;各艦皆見旗艦定遠揭揚&l;立即起錨&r;之信號,無不競相起錨,行動較之平昔更為敏捷。即老朽之超勇、揚威兩艦起錨費時,因之落後,然亦疾馳,竟就配備。&rdo;注3在比往常更為暫短的時間內,犄角魚貫小隊陣即已排成。這種陣式是按小隊編隊,每隊兩艦,位於前者為隊長,僚艦在其右後方的四十五度線上,相距四百碼。每隊的間距為五百三十三碼。這時,&ldo;船應機聲而搏躍,旗幟飄舞,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