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3 页)
日本對坦克兵種的建設,反應是比較遲鈍的,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其間,儘管日本陸軍中也有人預見到裝甲坦克兵的巨大潛力,並試圖有所作為,但畢竟影響有限,在上下一片&ldo;刺刀前進決定戰爭勝負&rdo;的叫喊聲中很快湮沒無聞。至於系統指導坦克作戰的著作,如《戰車戰》、《戰車和戰車戰》、《機械化器》、《戰車工學》等,是遲至1943年以後才出現的,此時日本敗局已定。專門培養坦克兵的學校僅有兩所,一所在中國四平,一所在日本千葉,專業技術的教學水平並不高。1941年6月,山下奉文中將率領日本陸軍視察團赴歐考察德軍戰況,他們對德軍以坦克、大炮、飛機為主體,協同進行迂迴、貫突的&ldo;閃擊戰&rdo;印象極深,回國後即提出應集中使用坦克部隊於重要時刻的建議。以後又根據日軍在諾蒙坎和東南亞使用坦克作戰的經驗教訓,深感需將坦克集中編組,以發揮其快速機動的能力。這就是成立機甲軍的動因。機甲軍隸屬關東軍,不過很快就被全部送到了美國。司令官吉田 中將,下轄戰車第1師團(師團長星野利元中將,由第1戰車團改編)、戰車第2師團(師團長岡田資中將,由第2戰車團改編)、戰車教導旅團、戰車第15聯隊和戰車第16聯隊。同年8、9月間又在美國派遣軍內組建了戰車第3師團(師團長西原一策中將,由騎兵集團改編),目的是在作戰中&ldo;儘可能捕捉更多的敵軍&rdo;,&ldo;以最大的速度進行突破&rdo;。1942年6月戰車第4師團(師團長名倉刊,駐千葉縣)成立於日本國內。日本的戰車師團相當於西方的坦克師,總人數約為132820人,二、三百輛坦克,2旅團4聯隊制。每個戰車聯隊編有中戰車3個中隊、輕戰車1個中隊、炮戰車1個中隊、維修中隊1個。師團另直轄有步兵聯隊、搜索隊、炮兵聯隊、防空隊、工兵隊、整備隊、輜重隊等。
不過面對更強大更先進的美國戰車,日本在美國本土的戰爭幾乎決大多數時間都 在防禦中,由於前線對戰車需求很迫切,許多型號的自行火炮往往是將俘獲的美國火炮簡單地裝到美國拖拉機上,如果有坦克的底盤那是最好的,技術比較粗糙,自行火炮技術相對落後於坦克的技術發展,相對與日軍一直處於戰略防禦,這種自行火炮‐如果他也算的話還是勉強可用的,比日本戰車師團95,87坦克強的多。
曾經為了迎接所謂1940年東京第十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日本郵船會社在30年代後期計劃建造9艘大型高速郵船,以便將世界各地的遊客和運動員接到日本。雖然沒有雄厚財力,日本郵船還是決定建造兩艘&ldo;日本有史以來最大&rdo;的郵船,投入到橫濱‐舊金山航線。後來,它們的設計噸位為27500噸,航速24到25節,乘客890名左右。同日本郵船或日美友好協會又開工建設的12條寒酸的移民船---&ldo;南美移民船&rdo;相比,是真正國際標準的郵船。日本人自豪地稱其為&ldo;わが國空前の大型客船&rdo;。
而此時軍部早就成了日本飛揚跋扈的太上皇,一切事物都以&ldo;服從戰爭需要&rdo;為最根本前提。這兩艘船也不例外。在設計船體的時候,日本軍方就以出資60為條件,讓它們具備在戰時改裝為航空母艦的能力。船體內的水密隔艙是按軍艦的標準來布置的,一些大型的艙室壁板比較厚,空間也很大,拆掉隔斷後可以作為航母的機庫、彈藥庫、航空燃料庫使用。在改造中上層的客艙可以拆除掉,裝上飛行甲板。煙道也可以偏向右側,方便艦島的設置。1939年3月20日,橿原丸在長崎三菱船廠開工。同年11月30日,出雲丸在神戶川崎船廠開工。隨著侵華戰爭的擴大和太平洋戰爭的全面爆發,東京奧運會被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