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页)
雖然陳何氏給她的錢是「私錢」,不用上交公中,但她不是自私自利之人,還是決定用部分錢給文家買一些食鹽回去。
在古代,鹽對老百姓來說是異常珍貴之物,賣得並不便宜,這不還有專門買鹽的店鋪。
進了鹽店,文靖安發現古代的鹽完全不像他之前吃的那種白花花的細鹽,而是一塊塊指甲大小的黃褐色的結晶體,有的乾脆像一塊小石頭似的,這些顯然都不是海鹽,北昌府地處大盛西北,海鹽運費昂貴,只有富貴之家才能吃得起海鹽、細鹽,尋常百姓吃的都是從鹽礦開採出來的粗鹽。
作為化學系畢業生,文靖安對這些東西有本能的敏感,他一眼看出那些黃褐色的礦鹽肯定充滿了其他礦物雜質,裡面有一半食鹽成分算不錯了。
看來這個朝代的人還不懂提純析出鹽分的辦法。
怪不得這幾天他在文家吃麵餅的時候,感覺又淡又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原來是用了這種礦鹽。
文靖安正想時,陳三娘已經買好了二兩礦鹽,價格令文靖安不敢相信,這二兩礦鹽竟然要20文錢,文靖安快速算了下,古代半斤是八兩,一斤就是十六兩,換算成原世界的價格,一斤礦鹽得三百多塊錢了!(注1)
怪不得古人說「鹽鐵之利」、「一斤鹽一擔米」,這些都是有根據的。
而如果想買到白花花的細鹽,那一斤得上千塊錢,而且往往有價無市,在蓮花鎮這種鹽店裡很難買到,要到縣城或者府城裡去才有得賣!
文靖安敏銳覺察到裡面有巨大的操作空間,暗暗記下這個發現,待日後尋找機會加以利用。
當然他現在還不知道這個小的發現之後會給他帶來無窮盡的好處。
此時陳三娘將包好的礦鹽放到籃子裡,文靖安跟著她出了鎮口,徑直往桃河村方向走去。
他們也是足夠幸運,剛出了鎮口不久,隔壁杏陌村一位爺爺也從鎮上趕著牛車回家,便招呼他和陳三娘上車,坐上牛車,非但不用再走一步路,而且不用一個小時就到了桃河村。
回到家陳三娘把大夫的原話跟文太爺和文三貴等人都說了,他們自然為文靖安感到高興,就連大伯母也由衷發笑,不過她那笑容下藏著自己的小心思。
果然,到了一家人吃晚飯的時候,大伯母率先開口了。
「三叔三娘,靖安的病既然好了,那麼分家的事我就不藏著掖著了,大夥今晚都表個態吧。」
她這話一出,飯桌頓時安靜,眾人看向文太爺。
如果放在以前,大伯母就算想提分家,她也不敢當著文太爺的面說,現在既然主動開口,那肯定提前跟文太爺通過氣了。
注:本文私設1文錢≈2塊錢。古代也會有通貨膨脹,1文錢、1兩銀子的購買力即便在10年內也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作者這裡取1文約等於2元是為了方便換算,不存在特別的歷史對照時期。
另:
1貫錢=1000文。
1兩銀=1000文。
第4章 分家 有理有據句句屬實
文太爺沉默了好一會才緩緩放下手中的菸袋。
「大貴,明天你去把村長請來,讓他做個見證。」
文大貴聽聞當然樂見其成,大伯母則是喜不自勝,就差把得逞兩個字寫在臉上了,她也沒想到老頭子會這麼爽快,於是趁熱打鐵,當即說道:「爹,那這個家怎麼分啊?」
文太爺早有預備,回道:「其他瑣碎東西由你們處理,房屋先按各房目前的住處分,等我和老太婆走了,我們那間就是你和大貴的。」
古代分家偏向長房長子是歷來的規矩,不過大伯母胃口大,區區一間房子的小便宜當然滿足不了她,因此挑最重要的來問:「那田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