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3 页)
看著她眼睛在幾個孩子身上巴巴的瞅著,自己這個做妯娌的也不好受。
試想一下,哪個女人要是進門十多年,肚子都沒有消息傳出,受到的冷眼和猜忌估計早就能壓死了她了。縱然盧氏是一個慡利明理的女人,不也成了現在這副黯然憔悴的模樣?
回到楓林院,虞氏原本想著盧氏有話要跟自己說,誰知她只是淡淡的笑了一下就告辭了,說是剛才看見娘家嫂子,因為以前的事弄得大家都不愉快,不想跟她一起出府,免得到時候沒話說反而尷尬。
僅僅是怕尷尬嗎?估計是怕看到娘家嫂子關心的眼神和帶來娘家更多的問候吧,真是一個倔強的女子。
虞氏嘆了一口氣,眼裡染上一絲冷笑。這世上之人薄情寡義者大有人在。
想當年,盧氏跟小叔子定的是娃娃親,只等盧氏行過及笄禮後完婚,誰曾想小叔子生了一場大病,連命都即將不保。後來得了高人指點,說是找個屬相相合的女子沖喜,不僅可以續命,還可以有一番作為。這找來找去,恰恰就找到了盧氏頭上,一合八字正好。
盧氏的母親死活不讓女兒嫁給一個病入膏肓的人沖喜,逼著自家老爺悔婚,卻沒曾想被當時只有12歲的盧氏聽見了,自幼被世家典範教養的盧氏,自然不肯做這背信棄義之事,寧死都要進林家大門。結果進門的那一天,盧氏母親氣極昏厥,醒來後就發誓她沒有這樣的女兒,以後她是死是活都不要找娘家來訴苦。
這盧氏倒也硬氣,在未及笄之年進入林府以後,不僅上敬公婆,更是將家裡打理的妥妥帖帖,直到林伯濤後來高中做官,林仲仁接任家主,二兄弟分府而過,盧氏才有了緩一口氣的時間。
誰知,這一緩下來,問題就接踵而來。其一,盧氏進門多年,沒有為林家產下一男半女;其二,林仲仁自成親一來,身子一年強過一年,盧氏卻連一個通房丫頭都沒給他準備,更別提是有名分的小妾了。
僅這兩條,林老夫人是越看盧氏越不滿意,甚至有時候都後悔當年迎她進門。心想要不是她占著兒子正妻的名分,估計現在她都能抱好幾個孫子孫女了。
雖然大兒林伯濤很努力,給她添了三兒三女,但人心總是貪婪的,到手的不珍惜,沒得到的反而成天惦記著。
雖然林老夫人整日禮佛不理俗事,可是逢初一十五的日子,兩府之人坐在一起吃飯時,看著小兒子眼瞅著侄子侄女的眼神時,她這個當母親的還是很心痛的。
於是,明著暗著都提醒過盧氏,要是自己沒那能耐,給自家老爺納幾房小妾,或是準備一兩個通房丫頭收在自己屋裡,以後不管哪個生養了過繼到正妻名下,還不是她一句話的事兒,可這盧氏就是油鹽不進,每天不是忙著尋醫問診,就是燒香拜佛。
她也不想想,要是當年沒有盧氏來沖喜,這個兒子的命還未必能保住呢,更別提這以後的風光了。
一盞茶喝完,虞氏終究是沒能想出盧氏今天滯留的真正原因。
而盧氏在貼身媽媽的陪伴下,正邁著輕柔飄渺的步子慢慢朝林府側門走去。
當初老太爺置辦了京城這樁大宅子,裡面亭台樓榭,花園湖水一應俱全,後來二兄弟分府而居時,就將整個宅子一分為二,中間只隔了一堵厚牆,更為了兩府來往便利,還特意留了一角後門,平日裡派專人守候。盧氏正是想從這裡直接回府的。
&ldo;夫人,您為何不先給大夫人通通氣,好讓她有個思量?&rdo;董媽心疼的看著盧氏,從跟著她嫁到林府,因沖喜新娘的尷尬身份,自家小姐這一路走來受到的冷眼和艱辛,她可是全部都看在眼裡了。
&ldo;思量什麼?我自己都覺得荒謬,就憑那瘋癲和尚說的幾句歪理不通的話,我就要弄得人家骨肉分離嗎?雖然我未生養過,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