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5 页)
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祖曰:“将罪来,与汝忏。”
士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
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
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
祖深器之,即为剃发曰:“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祖遂嘱累付以衣法,偈曰: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
向居士,幽栖林野,木食涧饮。北齐天保初,闻祖盛化,乃致书曰:“影由形起,响逐声来。弄影劳形,不识形为影本;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除烦恼而趣涅槃,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果,喻默声而求响。故知迷悟一途,愚智非别。无名作名,因其名,则是非生矣;无理作理,因其理,则争论起矣。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未及造谒,聊申此意,伏望答之。”
祖回示曰:“备观来意皆如实,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辞措笔作斯书。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居士捧披祖偈,乃申礼觐,密承印记。
三祖僧粲大师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 止更弥动 唯滞两; 边 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 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 随照失宗 须臾返照 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 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莫追寻
纔有是非 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 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 齐含万像 不见精麁 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 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 必入邪路
放之自然 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 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 何用疎亲 欲趣一乘 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 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 妄自爱着 将心用心 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 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 良由斟酌 梦幻虚华 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 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 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 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 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 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 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 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 不存轨则
启心平等 所作俱息 狐疑尽净 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 无可记忆
虚明自照 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 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 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 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 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 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 妄绝境界
极大同小 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