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2/2 页)
do;方丈,我認為這麼做絕對不可能讓石頭離開井中。&rdo;
&ldo;沒錯,小傢伙!佛教的教義正是如此,你能夠了解這個重要關鍵,實在非常難得。同理,少爺也和石頭一樣,並不是你要他浮起來,他就會浮起來。好啦!今天真是辛苦你們了,各位請回吧……&rdo;
四
不論是為人師表或為人弟子,都是由於某種奇妙的因緣才能相遇,在這當中,即存在著無限的生命通路。如果伊達政宗的人生沒有虎哉宗乙參與。那麼他的一生或許不會如此輝煌。當然,虎哉也不可能終老於此。當初若不是東昌寺康甫的一再請求,虎哉根本不會來到米澤城;但也正因為他來到此地,所以才會與政宗衍生不可割離的師生情感。足以令他感到安慰的是,政宗確實吸收了他所教導的一切,而成為功業彪炳的一代名將。
原本人類就和天地自然的大生命一樣,皆是同根而生。因此,只要彼此有緣,就可以得到正果;如果無緣,那麼就無法遭逢良師,而像枯草般地腐化於塵土當中。事實上,不論是吸取的一方或給予的一方,都是同出一源的。
虎哉於元龜三年(公元一五七二年)以四十三歲的英年來到資福寺後,即一直擔任教化梵天的工作,一直到慶長十六年(公元一六一一年)以八十二歲高齡圓寂為止,總計陪伴政宗達四十年之久。
政宗從六歲開始,一直到四十五歲為止,始終都有良師在旁指導。對一個身處戰國時代的孩子而言,他實在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運兒。由於相處的時日很長,彼此間的影響也相當深遠,因此旁人根本分不清兩者之間有何差別。事實上,政宗的佛學知識、漢學及五山文學的教養,全都得自虎哉的真傳。如果虎哉是位武將的話,那麼政宗必然也曾在其薰陶之下,成為一代武將。
此外,兩人的氣魄與個性也十分類似。如果硬要區分兩者之間的不同,那麼我們只能說,虎三分、貓七分的是虎哉:而虎四分、貓六分的,則是政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