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1/5 页)
1�45m2),至1985年为6�1坪(18�3m2)。交通方面,1971年机车为82�6万辆,但1980年代以后快速成长,1981年为459�3万辆,至1996年达928�4万辆。汽车的拥有量1951年每千人1辆,但1988年每千人为105辆,1997年更达244辆。休闲娱乐方面,订阅书报杂志份数1952年为37�4份,1979年为141�3份,1985年为207�3份。1952年电视机尚未问世,1985年每百户有93�1户拥有彩色电视,同年每月平均休闲时间为214�9小时。1980年台湾地区出国人数每千人次为485人次,1987年则达1058人次,至1997年更达61620人次。此等比率正在加速提高中。
从以上各项产业经济和社会结构指标可见,台湾过去半个世纪在力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生活素质和基本需求的满足情况均产生相同趋势的提升。吴乃德:《台湾阶级流动的差异及原因——槟榔和拖鞋西装和皮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权力逐渐由经济权力所决定
台北都会区消费社会的扩张期出现在1980年代的后期,消费能力伴随经济发展的成长,投入较前期更为昂贵的消费场域,最具指针意义的是在境外旅游及家用汽车方面。资料显示,台湾汽车、旅游人口及旅游业最为快速的成长出现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这里,台湾当局保护政策的转变,开放观光特别是对中国大陆,减低汽车进口税,外币开放交易等,不仅意味着经济也是消费社会的国际化,也显示出政府的主导性力量。陈光兴与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 Movements共同主编《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台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编委,2001。
80年代末期的解严与解除报禁,另类媒体大量出现;同时,上述主导性的民间消费力量多多少少也决定了台湾民主政治的走向与形式。在消费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会机构就是KTV运动的快速形成,以跨阶级、性别、年龄、族群的姿态,特别是在都会区快速扩散。台北市在1987~1990年期间出现了770家KTV,到了夜晚,整个城市几乎被 KTV所覆盖,KTV所呈现的不只是简单的消费空间弥补所谓集体消费的不足,它同时广泛地为群众运动与聚集所使用,政治人物也必须补习熟练歌曲来接近民众,对诸多歌王歌后而言,KTV成为他/她们自我培养另类自尊(self�empowerment)的重要场域。庄淳雅、魏棻卿、林美姿,同前引文,2002年10月号。
90年代中期是台湾消费社会形成进入深化期的阶段,也遭遇到所谓国际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冲击。在此时期,信息经济结构快速搭建,表现在卫星有线电视的快速扩张,所谓三台垄断彻底打破;网际网络及大哥大在90年代后期快速狂飙,创造了新的社会关系。
因此,在此时期对于媒体新科技的掌握以及能否接合到其运作逻辑中,成为社会权力的核心问题。在此消费社会深化时期,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主导台湾社会的力量已由国家掌控的政治逻辑向经济发展主义逻辑过渡,从大量资本家进入国家体制可见政商共治的政经体制,这是否意味着在下一个阶段社会权力将完全由经济权力所决定,仍然有待观察。总体来说,台湾地区消费社会的形成不是突如其来、更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部门的延续与扩张,在其逐步扩大的变动过程中与政府、民间、媒体、资本、市场等既存历史空间相互形塑,在动态过程中决定了它的内容与形式。庄淳雅、魏棻卿、林美姿,同前引文,2002年10月号。
影响中产阶层的大众文化与传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