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第1/2 页)
「不可能!」
他氣急敗壞:
「母妃!我要是不能坐那位置,老六會叫我活著?會饒過您?這麼多年您和皇后宸妃在後宮僵持,我和老六爭的頭破血流,哪個贏了,那一個都別想活!」
貴妃哽住,兒子說的話也對。如今騎虎難下,貴妃多年要強,如今真是撐不下去,頭一回當著兒子的面紅了眼。
「母妃,皇祖父如今也必想叫他死卻不好出手,我替他做。如今事情總還沒大白天下,衛戍就是死了也沒人疑心到我頭上,便是我將來做不到那位置,只要保住名聲,總也能把老六也拉下來,往後不拘扶持哪個登上皇位,我也都是最尊貴的親王!這才是咱們的退路!」
貴妃心裡也升騰出希望,誰知當天夜裡,三皇子還沒做好安排,漭山之事跟三皇子有瓜葛的消息,就生了翅膀似的,在暗地裡傳開了。
三皇子的心腹氣急敗壞的深夜敲開三皇子府的大門,三皇子聞聽消息,頓時泄了氣。
有時候謠言扣在頭上還有說不清的時候,何況如今證據確鑿的真事兒。三皇子忽然覺著,自己真是大勢已去了。
得到著消息最高興的莫過六皇子,他被太上皇冷了好些日子了,也在廖永清對付他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對廖永清竟不僅僅是利用,既然已經熱鬧了太上皇,索性繼續下去把廖永清娶來,廖太傅門生遍布滿朝,這決計是一大助力。如今三皇子出事,自然非他莫屬,總不好去挑那些蠢的低賤的,或者是年幼的,誰也壓不住。
在六皇子的推波助瀾下,那點子風言風語傳的有鼻子有眼且奇快無比,第二日早朝,幾乎人人知曉了那些事,再看三皇子告病沒來上朝,有人不安有人歡喜,還有人觀望。
處理完朝堂正事後,今日朝上百官極有默契的誰也未曾提起立儲的事,倒是聖上轉頭看一眼低眉垂眼的衛戍,手一擺,便有人出來宣旨了。
朝中人多少有些意外,前些日子聽說衛戍回來了,大大小小都想走些門路,誰知衛府一概託詞衛戍遠征而歸須得休養,全數回拒了,只當這人是得勢便瞧不起旁人了,今日聽了這旨意,明著褒獎封賞,實則……
封了個侯爵,卻沒提世襲的話。又封了個太僕寺少卿,四品官兒,這是從武將轉成了皇室家僕啊。
殿上一派寂靜,宣旨內官將明黃聖旨奉到衛戍跟前後,笑著道:
「衛大人,接旨吧。」
衛戍一如既往勾唇邪笑,伸手接過聖旨,那內官便恭手道:
「恭賀大人封爵,那黃雀令……」
眾目睽睽,本也是為迫衛戍,誰知衛戍一點不快,從腰間拽下那枚銅令就給了那內官,倒叫準備了一肚子逼迫衛戍話的內官哽了一下子,才疑惑的拿著令牌回去了。
待要宣退朝,忽然有人出列道:
「衛大人剿匪歸來,這漭山事物還未曾回稟。」
是六皇子一派的人,朝中靜謐,聖上煩躁。
他實在不是個喜歡操心的人,兼之父皇輔佐,他這皇帝做的也還算舒心,但昨日父皇分明交代,今日卻偏被人提起,若要壓下去,怕也不妥,遂不悅道:
「衛卿,便說說吧。」
宣旨內官是太上皇的人,以為昨日太上皇交代過,聖上大抵會託詞身子不適叫衛戍上個摺子說明便罷,誰知他還是低估了聖上的糊塗。正捏一把冷汗,衛戍卻笑道:
「臣已擬好摺子,這便將漭山事宜呈給聖上過目。」
內官趕在聖上要說話前忙接了衛戍手裡的奏摺,便宣了退朝。
衛戍打前便先走了,武將之風行走極快,那些個想要打聽消息的文官一個也沒追上。越得不到消息越是心癢,一路成群小聲議論,連從前收過三皇子好處的,也興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