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1/5 页)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增加传输的距离,也是需要不断试验和研究的,但是这个技术和电报的讯号传输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传播电话的电流不仅有通断、方向,更重要的是振幅和频率。
科学研究中通常会存在相互推动促进的作用,电话的研究就是如此,在研究电话传输问题时,研究人员有意识地将电流方向、振幅和频率这些因素引入电报传输,终于发明了双向多路电报,这与原先一根电报线只能单向传输一路电报相比,是极大提高了电报线路的效率。
因为投入,因为叶枫设计的方向,也因为集中研究的效率,诺贝尔研究中心近期在通讯技术上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发展,用欧美的报纸来说,当人类刚刚兴奋地即将踏入电报时代的时候,诺贝尔公司又将更美好的电话通讯时代的蓝图展现在人们面前。
通常情况下,研究中心的项目都是保密的,只有在出现商业价值的时候,叶枫才会允许对外发布,比如现在的无线电通讯距离已经达到几千米,但还是处在保密状态。电话的有效通讯距离虽然也不过七八公里,因为通话的特性,已经具备商业价值,所以就发布了。
叶枫将这个技术引入中国,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广州城建立一个小型的有线广播网络。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242章 … 广州电台
有线广播的研究开始于半年前,凭借诺贝尔研究中心的技术力量,经过半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可以在七八千米的范围内,架设二三十只喇叭同时广播,更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难点在于广播站的输出线程和功率,以及线路信号的衰减。
自从有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电缆,叶枫可以很方便地与诺贝尔研究中心保持沟通,叶但他已很少参与具体技术研究,但是他提出的研究方向和应用设计,却能对研究带来极大的推动和商业利益。
广州城虽然不小,方圆三十里也足以覆盖整个城市,二十五只广播喇叭分布在紧要地段,有着简单扩音功能的喇叭虽然声音有些变形,却也能让很多广州市民听到。
叶枫在福建大兴土木,招了很多流民、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其中一部分组成了华夏新军工程兵部队,在这些工程兵的参与下,加上物资齐备,技术也不复杂,广州城的小型广播网络很快建成,当广播里传出一支古琴曲潇湘水云的时候,很多广州城的市民都诧异地抬头寻找琴声的来源。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这几天街头常见的喇叭,却看不到人,而是安放在在临街店铺的屋顶上。
很多人循着声音而来,看到这个奇怪的现象都停下了脚步,伸长了脖子看着那个喇叭状的东西。“不会是妖怪吧?”有人战战兢兢地说道,周围人忍不住跟着打了个寒颤。
好在前几天宣传队在街头已经使用过相似的工具,有人道:“这东西我看过。就是前几天那些人拿在手上的,据说是扩音器,这个也是吧!”
“可是没有人啊。这声音是哪里来地?我看就是妖怪,”有人道。
叶枫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人将广播看成是妖怪,甚至有人捡起砖块,想要砸烂那个怪物,只是看到下面站岗的新军士兵,还在犹豫。
这个时候广播里地音乐结束了,传出人的声音:“各位市民,这里是广州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广播,各位现在听到的声音来自于设在总督府的电台。通过电导线传到城里的喇叭,再发出声音让大家听到。这件全新的事物就是广播。”
为了让市民能听懂。这次广播用的是粤语,听到广播里的话,躁动的市民才安静下来。却还是狐疑地瞪着屋顶上的“怪物”。
由于是全新地事物,叶枫亲自参与了这次广播的组织安排,虽然没有想到市民会将发声地机器看成怪物,他还是预料到大家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