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2 页)
回宮的路上,朝臣們無不在心裡琢磨皇上的用意。翻來覆去,反思琢磨,就是摸不透。
本來他們對這位帝王就不甚了解,觀她將豪強田地分給百姓來看,她無疑是最愛護百姓的帝王。但要說她仁慈,當百姓不肯離開故土,她毫不猶豫舉起屠刀,迫使百姓就範。她根本就不是仁君。
尤其涉及到廢帝,唯恐被牽連,他們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
有那機靈的官員下巴點了點走在他們前頭的鳳至和周術。
這兩位可是陪著陛下打天下的寵臣,他們多多少少能猜到陛下的心思。
有幾人蠢蠢欲動,奈何與兩人沒什麼交情,突然上前問策有些突兀。他們猶豫不決的時候,有一人已經搶先一步與鳳至周術搭上了話,那就是曾經出使過蜀地,與周術有過一面之緣的孔溢滿。
聽話聽音,孔溢滿剛剛將聖上的話反覆琢磨,心裡有個大膽猜測:聖上其實想放了那些老弱婦孺。
這念頭聽起來頗有些不可思議,但孔溢滿越想越覺得聖上就是這個意思。
是他一直把聖上想得太卑劣了,她其實是個仁慈的帝王。
當然他之所以敢如此大膽,也是因為他內心想救他孫女,她明明才十六歲,花骨朵般的年紀。就因為廢帝,一輩子都毀了。
如果他向皇上求情能救回孫女一條命,他何樂而不為。
但他又害怕聖上會遷怒他,以為他還在想著廢帝。
左右為難,他來找周術,想試探對方的口風,當然他也沒傻到直接就這麼問,而是以學習古籍的名義邀請他到家中做客。
孔家傳了上千年,家中藏有不少孤本,周術愛書如命,自是樂意之至。
其他大臣看到孔溢滿將人請走了,也都在觀望。
翌日早朝,議完國家大事後,孔溢滿出列,請求聖上饒他孫女一條性命,「老臣孫女雖嫁給廢太子,但她多次勸阻廢太子與陛下修好。她只是後宅女子,一舉一動皆有限。因為廢太子一意孤行,她受其連累被打入大牢。夫君本是一體,朝廷想要殺她,老臣本不該說。但她是老臣孫女,看著她受苦,老臣心疼。老臣願意捐出十萬白銀為國庫增磚添瓦,懇請陛下放孫女一條生路。」
其他大臣眼皮動了動,心裡無不佩服孔溢滿此舉太過大膽。
林知惜站起來,攙扶孔溢滿起來,「一人造反,全家遭殃。」她又看向其他大臣,「你們的意見呢?」
眾位大臣都被眼前這一幕驚呆了。
聖上親自下來扶孔溢滿起來,這就是在表明她的態度,她有意放那些老弱婦孺一條命。
她竟然仁慈到如此地步?
這真的不可思議。
有十幾位大臣跟著附和,「陛下說得是。」
這些人多多少少與廢帝有點關係。雖然本家沒有,但他們親戚有。
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陛下在作秀,想看看這些人是不是真的忠於她。
只要有人站出來為廢帝一家求情,就等於斷了自已的前程。簡直愚蠢至極。
就在這時,鳳至也出列,他提出反對意見,「陛下,他們犯的是謀反大罪,家人理應受誅連。如果您對這些人寬容,百姓有樣學樣,將來必定還有人謀反。」
有人立刻附議,其中就有御史大夫周本固,他素來嚴苛,按章辦事,誰的面子都不給。
這些臣子帶頭徇私枉法,請求陛下赦免謀1反家屬的罪行,周本固自然不答應。
林知惜默然片刻,「鳳閣老和周御史所言也有理。朕若是因為你們就赦免他們的罪行,就是帶頭徇私枉法。不是明君所為。」
她朝孔溢滿無奈搖頭,「既是國法,朕不可因一人廢之。這樣吧,已經蓋棺定論的案子不必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