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页)
他首先等到的,是群臣官僚的指責。
「賜公主與駙馬二人從此作別,一別兩寬」。
這句話聽在大臣的耳里實在是冠冕堂皇。
畢竟,皇家是什麼地位?
他們壓根就沒想過,「李瑋」會有休棄公主的可能。所以,在他們看來,這道聖旨,只可能是官家為了女兒下的。
官家因為心疼女兒,就要包庇公主。連個交代都不想給,就逼著駙馬去跟公主和離。
這是個什麼道理?!
皇帝的女兒又怎麼樣?!難道皇帝的女兒就可以仗勢欺人?!明明是公主的錯,憑什麼讓駙馬來一再背鍋?!
以司馬光為首的大臣,紛紛上書、強烈反對。
一時間,朝堂上各種唾沫星子橫飛,亂不可言。
李璋不知道帝辛在宋仁宗面前做的「膽大妄為」的事兒,他聽了宋仁宗的旨意,也只覺得是自己「弟弟」最後聽了自己的勸解,去求了官家允「他」和離。
所以,為了避免再多生事端,他還特地因為這事,找到了「鬧事」的「頭目」——司馬光的面前。
「司馬大人請留步。」
快走幾下,李璋連忙把司馬光攔下。
「舍弟與公主感情不和,理應和離。這事,舍弟早在回京那日,便與下臣談過。便連這和離的聖旨,也是舍弟主動去向官家請來的,還請司馬大人不要再反對了。我們李家,都已認可這個結果。」
他沒說,苗賢妃和官家要毒害自家「弟弟」的事。他只是希望,司馬光能帶著那些大臣,不要再「多管閒事」了。
畢竟,就算知道自家「弟弟」懂得仙家手段,但他仍舊覺得,君王是天。
人怎麼能斗得過天?
他不想「弟弟」和李家,有半點出事的可能。
但顯然,司馬光不能理解他的擔憂。
幾乎是在聽完了李璋請求的瞬間,他當即便皺起了眉頭,「『李瑋』也罷,你也罷,你們若甘願屈服,那是你們的事。我等反對的,是『皇權欺人』!我等為的,是『公道』二字!這與你們無干!」
瞧,這就是司馬光的骨氣。
若他得不到他想要的「公道」,那這事在他這裡,就絕不算完。
有這樣的人在「鬧事」,也不怪宋仁宗以前會一次又一次的「妥協」。
如果,這次的聖旨,當真是仁宗自己「做主」所頒。如果,這樁事裡,沒有「李瑋」這個意外,那說不得,仁宗又要「妥協」一次。
但眼下,他沒有這個「如果」。
頂著群臣的壓力不管,宋仁宗只把所有的心思都傾注到了帝辛的身上。
他想知道,對於自己的聖旨,「李瑋」會是什麼反應。
但,讓他出乎意料的是,「李瑋」像是對他的聖旨毫不在意。「他」只去山間尋了個道觀,便很快搬了進去。
他去道觀做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朝野上下都有一些流言。
他們說,「李二郎君」這是心灰意冷了,想要脫離俗世、出家修行。
但宋仁宗知道不是。
雖然,他也不知道「李瑋」為什麼會拋棄錦衣玉食的生活,跑去荒蕪冷清的道觀。
這個原因,他還是在後來,聽見那一聲「公炤仙人」以後才知道的。
醫死人、肉白骨,垂垂老朽、一息鶴髮變童顏……
「李瑋」毫不吝嗇地向世人、向自己展示著「他」的神通,半點也不藏拙。
或許,「他」就是要以這樣的方式告訴自己——
權勢、地位、乃至於自己這個君王,在「他」的面前,什麼都不是。
就這麼一瞬間,宋仁宗覺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