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页)
姜照蹙起眉,有些不悅道:「你是三朝元老,位高權重,若你都不敢開口,那這滿朝文武百官,誰又敢隨便說話呢?」
話已至此,趙恆則臉色微變,沒話說也得找話說,便沉吟片刻,開口道:「老臣以為,如今邊關平穩,暫無戰事,可先調軍餉賑災,待今年稅收完成,再行安排。」
他話音剛落,便有零散幾個聲音附和道:「臣附議。」
姜照沒說話,倒是兵部尚書徐定遠冷哼一聲,開口道:「兵者,定國安-邦,是江山穩固的根本,縱然如今邊關無戰事,但眥鄰南蠻、北涼,哪一個是好惹的主兒?
再者軍餉發不下去,餓肚子哪只我三軍將士,後方還有幾十萬軍屬等著他們養活呢。」
一行武官,深以為然,紛紛出言附和,還有人嘲諷道:「相爺沒上過戰場,更沒殺過敵軍,只是在朝中指點江山,豈能知吃了這頓不知是否還有下頓的悲壯?」
趙恆則被說的面上無光,卻又不知如何反駁,只能皺著眉頭忍下了。
此計不通,便有大臣道:「那就只能調撥修堤款了。」
「不可!」
這回出來反對的是工部尚書徐聞,也就是袁啟如今的岳父。
徐聞道:「修堤一事,早已提上議程,也已得陛下御批,早幾個月就已經做足打算,地方工人已找好,材料商也已簽訂字據,只等款項到齊,便能動工。
若是動了這筆銀子,前功盡棄不說,萬一真因此再遭天災,堤破衝垮萬畝良田,誰又能為此擔保?」
他說完,屈膝跪地,擲地有聲道:「黎州百姓固然要救,可其他百姓就活該受災嗎?修堤一事,已經晚了好幾年了,還請陛下明斷!」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問題又甩給了姜照,大殿內又恢復一片寂靜。
良久,姜照才開口道:「先不說這個,黎州知州宋世澤和總兵白榮都以身殉職,朕有意派欽差前往黎州,賑災救民,處理後事,眾位卿家覺得誰當此重任?」
她看向右相秦端,問道:「秦相覺得呢?」
秦端略一思忖,拱手道:「回陛下,刑部侍郎向勤,心思縝密,大理寺少卿唐近山,文武雙全,此二人都可以獨當一面,堪以大用。」
秦相也是出身世家,但是他性情剛正,不屑於結黨營私,向來是京都世家的一股清流。對於他推薦的人,姜照也不作猜疑,當即點頭道:「那就二人一同前去,也便於彼此幫扶,商討行事,另外再從兵部調兩隊軍士隨行保護,以防萬一。」
刑部侍郎向勤、大理寺少卿唐近山、兵部尚書徐定遠一同出列,叩領聖諭。
下了朝,姜照也沒回寢宮,召了韓宣在御書房議事。
韓宣在翰林院編書,領的六品學士閒職,沒有資格上朝參政,經姜照口述,才知道黎州發生了災情,也知道了陛下現在的艱難。
君臣二人商討許久,最終韓宣道:「若不修堤,真不幸遇到大雨時節,不止是農戶顆粒無收,更甚牽連到兩江稅收,到時朝廷也依舊要出錢出糧賑災,可謂是得不償失。」
姜照問:「那就只能動用軍餉了嗎?」
韓宣長嘆一口氣道:「陛下,三軍將士與黎州百姓,您總歸要辜負一個的。」
姜照沉默不語,韓宣又道:「將軍餉一分為二,先予以黎州應急,七月軍餉出發,再到達邊關,總能拖延一段時間,說不定會有轉機。」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姜照愁腸百轉,終於還是應下了。
她在案後寫聖旨的時候,韓宣突然道:「陛下,微臣食君之祿,不能為君解憂,實在是愧疚難忍,微臣願捐獻半年俸祿,用以支援黎州。」
姜照握筆的手一頓,抬眸望向他,問道:「這是你給朕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