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先发制人2(第1/2 页)
日本人的胃口很大,派了两个师团,选了两个登陆点,计划玩个穿插包围,控制京沪铁路,切断上海和南京的交通,将上海的国军包围起来一锅烩。
很明显,此时阻击登陆的日军才是关键,处于包围圈内的上海日军已经不是重点,国军迅速调整策略,重新组建了两个集团军,分别担任围攻上海日军和阻击登陆日军的任务,张治中率领第9集团军,继续围攻上海日军,陈诚任15集团军司令官,负责阻击登陆日军。
老蒋和日本人在上海玩命,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各地的军头们不敢再藏私,纷纷派出看家的队伍,共赴国难,川军、桂军、湘军、滇军等等都出动了,在家乡父老的夹道欢送下,第一次感受到了当兵的荣誉。
到了25日的时候,第9集团军和上海日军形成了对峙,工事内的日军开始稳定了,但登陆部队心态开始有点崩溃了。
心态崩溃的原因是理想和现实出现了严重偏差,日军待在国内的时候,满耳朵听到的都是国军如何无能,战斗意志如何薄弱,2万皇军可以撵着30万东北军到处跑,和国军打仗就像大人和小孩打架一样,比旅游还好玩,这种话听多了以后,士兵们开始激动了,听到和国军作战,肾上腺素开始飙升,生怕跑慢了,好处都被别人抢走了。
到了25日的时候,国军的空军已经基本拼光了,日军轰炸机已经肆无忌惮了,成堆的炸弹往登陆点丢,一炮半个足球场的舰炮玩命的射,成排的榴弹炮群清仓大甩卖,准备用充足的火力在各个登陆点制造出无人区。
实际上,日军在中国还从没下过这么大的本钱,鼻孔九十度朝天的日军充分相信,在强大到堪称残忍的极度火力覆盖下,在北方温顺的像鹌鹑一样的国军,应该已经被吓尿了,集体逃跑是国军唯一的选择。
可这次他们失算了,在铺天盖地炸药制造的漫天硝烟中,国军将士没有丝毫退缩,向登陆日军发起了无数次死亡冲击,前排倒下了,后排继续上,子弹打完了用刺刀,没有刺刀了就肉搏,浑身血污的国军士兵发出瘆人的嘶吼声,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尸横遍野,让增援日军毛骨悚然,这哪里是旅游胜地?分明是人间地狱!
由于国军顽强阻击,增援的两个师团日军被固定在滩头,动弹不得,伤亡惨重,随着国军攻击强度不断加大,松井石根老鬼子着急了,赶紧向大本营呼叫增援。
8月31日,日军大本营决定向上海增派陆海两路援军。
得到增援的日军实力大增,9月5日,日军封锁东南沿海,9月6日,日军攻克海边重镇宝山县,从此得到了稳固的滩头阵地。
防守宝山县的是98师94旅583团第1营,营长叫姚子青,黄埔军校六期生,面对日寇的海陆空立体进攻,全营官兵没有一个逃兵,与日军血战8天,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只剩下一个奉命向上级报告的士兵,他们的英勇行为被拍成了一部电影,叫《扞卫者》,非常写实,大家可以看看。
宝山失守后,上海北边的门户罗店就显得至关重要,双方在罗店展开惨烈的争夺战,日军占据火力优势,国军士兵悍不畏死,用性命弥补火力的不足,双方打成一团,日军又无法推进了。
由于国军丧失制空权,日军轰炸机可以肆无忌惮延伸轰炸,国军的补给开始变得困难,前线士兵缺粮少弹,激战一天,甚至连一口饭都没的吃,即使有粮食,也不敢生火做饭,只要冒起烟雾,就会遭到日军轰炸,落后的工业也无法生产战地速食品,战士们的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战斗力从何而来?国军已经无法保持攻势。
国府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调整了军事部署,9月6日将上海的国军调整为三个集团军:张发奎集团,负责防守浦东,简单理解为防守上海的右边;张治中集团,负责继续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