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第1/3 页)
她想像中的紐約生活由一個航拍的城市樓群大場景切入,背景音樂是 taylor swift 的《wele to new?york》的前奏。
開始紐約生活那一刻的心情,應該像歌詞寫的:
when we first dropped our bags,
on apartnt floors,
took our broken hearts,
put the a drawer,
everybody here was one else before,
and you can want who you want
行李往公寓地上一放,把破碎的心斂吧斂吧收進抽屜里,不管你之前是誰,現在你可以重新想做什麼人就做什麼人了。
a 司給她找了一個上西的公寓,離中城不遠,離麥迪遜河也不遠。打車過來的路上,路過 oa 和卡內基音樂廳。
找房子的時候,負責的同事問她有什麼特殊要求嗎。「有陽台」三個字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一個人要陽台幹嘛用呢?
和當年到倫敦一樣,又是兩個大箱子裝著所有家當。上海的房子清空了,鑰匙給了阿文讓她幫忙退租。阿文說還好你去的是紐約,不會無聊,要是像我當年去了個廣闊中部的 nowhere,你沒車都出不了門。
對啊,在紐約,誰都不會覺得無聊。
把箱子拖進公寓,中介交接完關門而出。手機沒有服務,房間陌生寂靜。現在開始 all by herself只剩自己了。
她從窗戶向外望去,外面是對面的樓頂,再遠處是其他長方體—一棟接一棟的樓,窗戶像用尺子比著打出來的成片方格子,包浩斯影響下的建築風格,冷漠刻板。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
在亞馬遜上新增收貨地址的時候,還記不住全稱,對著合同一字一字輸入。 周一去總部辦公室報導,丹尼爾接到她在辦公樓走了一圈介紹同事,然後就是領歡迎禮包註冊登錄等等。
這裡的人的腦子裡沒有任何關於她的資料,一切設備都是空白的,首次開機頁面也 say hi,她特意申請換了個新的郵箱,甚至想過要不要換個英文名。
在這個全世界最自由的城市,抹掉以前的自己,是最底線的自由了吧。
在美國的日子,什麼都好。
她像個十足的 new yorker,走過幾個 block 去上班、吃 brunch、超市採購,周末去各種莫名其妙的小展覽和活動,對新認識的人自我介紹叫辛西婭。
還特意爬上帝國大廈,彌補上次沒能俯瞰紐約全貌的遺憾。但沒想到帝國大廈「最佳觀景點」的名號也是坑遊客的,本該最具代表性的摩天大樓—她房間裡掛的那張照片那樣的,看起來卻好像一把把扎進地里的匕首,再看,又像一座座高聳的墓碑。失望拂袖而去。
世人皆稱倫敦是霧都,天氣不好,連英國人都把天氣作為 chit插t閒聊最安全話題—畢竟大家都能抱怨上兩句。
但在伊莎貝看來,這實在是最大的誤解。
所謂霧都已經是百年前工業革命時的事了。英國是島國,大洋的風一吹,像雨刮器一樣,天就瓦藍瓦藍的了。
倫敦晴好的天氣多且可愛。即使有雨,也不嚴謹,像即興創作。大小不一定,時長不一定,方向不一定。或爵士或重金屬的句子被雲帶來,隨性所起吹打一陣,很快隨性而過。
幸福的是路人。在倫敦伊莎貝才學會,遇上下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