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3 页)
解決了最重要的帝國子嗣問題,便是如何處置寧王。
後世將這一場議事稱為&ldo;元熙密議&rdo;,參與者皆是當時朝廷上分量最重的官員。他們推立了新君後,獨獨在如何對待弒君的寧王問題上,兩派意見相持不決。
元皓行淡淡道:&ldo;諸位大人,新帝已立,寧王眾目睽睽下弒君叛逆,決不能留著。理應快刀斬亂麻,即刻在獄中賜死。&rdo;
簡單的一句話,卻如同一滴水落入滾燙的油鍋之中,刺啦一聲,激起強烈反應。
&ldo;寧王敢這般當中行刺皇帝,又怎麼會全無準備?&rdo;
&ldo;冒失殺了寧王,只怕他西北舊部不答應‐‐便是在京中,景家與他交好,又如何會袖手旁觀?&rdo;
……
愈是討論,便愈發沒個結果出來。待到最後,元皓行皺眉道:&ldo;我倒覺得,這次行刺,像是寧王隨意為之,並無精心準備。&rdo;他頓了頓,&ldo;此刻寧王舊部尚未動手,若能一舉將他殺了,他們也無可奈何。待到他們想到營救之法,才會天下大亂。&rdo;
一眾官員皆是持重之人,商議之後,依舊決定將寧王押在天牢中,待一一收繳了寧王舊部的兵權,再移交給大理寺行,依律處死。此外,嘉卉郡主尚未同皇帝成親,突遭變故,亦不能視作後宮皇帝家眷,便送回原先驛館處,再做處置。
元皓行後來無數次想起,若是這一場廷議,晉朝大員們聽了自己的建議,史書便會沿著另一個方向書寫。可惜,那時自己資歷尚淺,人微言輕,終究還是改變不了這個時代的命運。
元熙五年六月十六日晚,數千黑甲武士強闖天牢,劫出江載初。
事發後被軟禁的景雲從家中偷出城防魚鑰,在南門同眾人匯合,擁簇著江載初出了京城,一路南去。
景家家主是景雲的伯父景貫,親向新帝與太皇太后請罪,並率禁衛軍出城追擊。
彼時元皓行站在城門口看著那支遠去的軍隊,卻輕輕搖頭,心知已經來不及了。
寧王回京前,皇帝特意將他的舊部打散,以防他擁兵自重。帝國全境,遍布那時的西北軍。卻不曾想,這樣一來,卻方便了他出逃至南方自己的封地‐‐因這一路上,皆能遇到舊部,也能不斷的吸納新軍。
亂象已成,再無可挽回。
已近七月,元皓行卻覺得有些寒意,他靜靜看著城牆遠處飄忽不定的雲彩,忽聽侍衛來報:&ldo;嘉卉郡主受了驚嚇,在驛館病逝。&rdo;
&ldo;已死了?&rdo;元皓行悚然一驚,他心中還有許多疑團,還想要問問那位郡主。
&ldo;太皇太后說她不祥之人,屍身已經火化了……&rdo;
元皓行伸手揉了揉眉心,重又望向遠方,想起那一日自己向皇帝建議由寧王迎娶嘉卉郡主。皇帝本已同意,未知周景華在一旁輕輕笑了一聲。
皇帝同元皓行的目光同時落在他身上,元皓行道:&ldo;周大人有何高見?&rdo;
&ldo;不,不……&rdo;周景華連忙直起身子,擺手道,&ldo;我同陛下想得一樣,陛下了卻一件心事,寧王也稱了心呢。&rdo;
皇帝臉色微微一凜。
周景華卻用閒話家常般的語氣道,&ldo;我離開錦州之前,倒是見過郡主。那時寧王還未赴任,卻已認得郡主。他們言談舉止間,頗為親昵。若是陛下賜了這段美滿姻緣,寧王倒是能遂了心意,可喜可賀。&rdo;
元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