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1/5 页)
临走时,赵孝锡特意将石英这个团练军统领找来,告诉他这次石瓦寨团练军的战绩。他们具折向朝廷跟秦凤路官员请功,到时他愿意的话,可以晋升为厢军营。
对于赵孝锡给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石英却出人意料的拒绝。对于他而言,他虽然很想去大城里面居住,那样自然会安全一些。可这些寨中的乡亲父老怎么办呢?
其实这次有了赵孝锡的额外开恩,赐于他们团练军跟厢军一样的装备,他已然很心满意足。他只希望朝廷以后能将团练军,所能得到的物资待遇补发到位。
做为团练军统领的他,就已经万分感激朝廷。也会带领这些寨中的青壮,为保卫边境跟这些家乡父老尽一份力。
至于当不当厢军,他跟团练军的官兵其实并不太在意。若是以后番邦不来犯,这里才是他们熟悉,且真正赖于生存的一方家园乐土啊!(未完待续。。)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章 夜袭之夺桥
做为久经战乱之地,生活在兰州附近的百姓,很多时候对朝廷都缺少认同感。在这里生活的民族,虽然也是以汉族居多,但游牧民族一样不少。
正是这种民族多元化,造成这里的百姓,更多还是选择相信自己,而非统治他们的朝廷。
类似这种修建在边境要道的堡垒寨,也是宋朝拿下兰州之后,有意为了统治而出钱修建的,也算是一种安抚民心跟统御边境的方式。
对于赵孝锡提出,可以给石瓦寨的团练军一个厢军营的身份,石英却不是很感兴趣。说白了,他宁愿在自己一亩三分地过苦日子,也不愿意仰别人鼻息过日子。
相比其它百姓向往去大城过生活,石英却更希望边境能稳定下来。只要边境稳定下来,身处交通要道的石瓦寨,单单接待那些过往的贩夫走卒。就能给生活在寨里的百姓,另外开辟其它的财源。
看着石英宁肯多要一些物资跟钱财,也不愿意要一个所谓的厢军名份。赵孝锡也明白,这些人对朝廷的归属感,其实并没他所想象的那么高。
说这些人势利,但也不完全。将心比心,换成他是石英,面对一个无法对他们提供安全保护的朝廷,只怕他心里也未必会把朝廷当回事。
在这种边境地区,真要在这个国家活不下去,那他们就会选择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国家生活。只要能活下去,他们有时真不在意,生活在那个国家。
对于这些边民也算有了进一步了解的赵孝锡,也没在多说什么。告诉石英,有关此次石瓦寨团练军的战功奖励,还有以往朝廷欠缺的物资。他会督促兰州知府给他们补齐。
至于其它堡垒寨,赵孝锡清楚象这种情况,想必也不是个例。只是做为朝廷这方考虑,要想兑现所有的承认,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毕竟,边境单单养活这些海量的军队。已经是对官府的一种财政负担。更别提,还要官府出钱安抚这些边民。那所需要的资金跟物资,只怕更是海了去。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朝廷能做到,保证边境的稳定。让那些荒废的良田重新焕发生机,百姓能在此安家乐业,那自然而然百姓就会尊敬朝廷,服从朝廷的王化统治。
在性命都朝夕不保的情况下,还想让这些边民打心眼尊敬朝廷。赵孝锡换位思考一下。其实也知道根本不太可能。
边民会存在这种想法,时而出现边境百姓或部落叛逃的情况,那也很好解释了。追随强者,不管那个时代都是人为了活下去的一种本能。
带着这些有点深刻的反思和感悟,带兵离开的赵孝锡越发觉得,这次带兵进入秦凤路。确实非常及时的,若长此以往下去。
只怕除了有官府统治的大城,这些周边的百姓。还会不会遵朝廷调令。都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