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3 页)
(2)節節敗退,所用皆庸才
浮橋造起來了,宋軍要渡江了!
這時的李煜方如夢初醒,他這才感到大難臨頭,自己已無路可路。被逼入絕境的李煜開始做最後一搏,他在澄心堂內設&ldo;內殿傳詔&rdo;,令其心腹及為數不多的南唐重臣參與處理當前軍事政務,當時的謀士徐游、徐遼兄弟,南唐軍事大政專家陳喬、張洎,以及方針落實者吏部員外郎徐元、兵部郎中刁,執掌事實上兵權的新任&ldo;神衛統軍都指揮使&rdo;皇甫繼勛都參與其中。
李煜很快做出部署。他任命鎮海軍節度使鄭彥華為主將,甄選精銳水師二萬自溯江西進;任命天德都虞侯杜貞為副將,率領步騎軍一萬五千沿長江南岸西進。李煜試圖通過水陸兩軍聯合作戰,進兵採石,迎戰宋軍,將長江天險重新置於南唐控制之下,為南唐贏得從各地調軍入京包圍國都的時間。
雖是倉促的調度,又是急行軍,可李煜倒也不含糊,在鄭彥華、杜貞率軍出師之日,他親臨江岸為兩位大將壯行,他叮囑鄭彥華和杜貞:&ldo;二位愛卿要齊心協力,水陸聯合,共同對抗宋師,成敗在此一舉,望愛卿深解朕意,為南唐破此難關。&rdo;
當時的鄭彥華和杜貞都跪拜謝恩,豪情萬丈。二人皆言謹遵聖諭,不辜負李煜一片期望,願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一片丹心,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可說的總沒有做的好,正如趙匡胤當日譏誚李煜時所說的:&ldo;徒有其口,必無其志。&rdo;
鄭彥華指揮戰船溯流而至採石時,他仗著自己擁有二萬水師,自負地以為必可和曹彬旗下的小部隊一戰,結果這位手握兩萬水師的南唐統帥,很快栽在了宋軍的田欽所部下,這讓他心理防線崩潰,信心殆盡。莫說和宋軍叫板,他連統帥軍隊前行的能力都快喪失了。面對宋軍已搭建好的浮橋,又見著宋軍旌旗招展,鼓聲雷雷,他心裡開始怯懼,他內心開始掙扎……終於,他下定決心‐‐放棄用戰艦摧垮浮橋的預先設定的計劃。
鄭彥華是主帥,他原先制定的方針是要和杜貞兩路配合的,此時他的作戰方一改變,莫說鄭彥華這方扛不住,就連杜貞那方都吃不住了。杜貞按照原先預定的計劃‐‐&ldo;兵半渡而擊&rdo;行動的。當宋軍沿浮橋南進至江心的時候,杜貞會率部發起總進攻,可當宋軍渡至江心時,杜貞率領部屬出擊,結果卻沒見到鄭彥華部隊,一萬五千騎軍和宋軍主力交鋒,結果可想而知。
杜貞經過浴血苦戰,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
南唐軍隊首戰戰敗的消息傳到金陵後,李煜心如鼓擂,心神不定。他感到形勢危急,他感到南唐土地上已是狂風暴雨肆虐,又感覺自己漂浮在深海大浪中無處停留,他內心陷入漫無邊際的黑暗……
此時的吳越兵正配合宋朝的軍隊,正一步步逼近金陵南側的門戶潤州。當時的李煜對吳越為虎作倀的表現十分不滿,他寫信給吳越國王,怒斥吳越王的卑劣行徑:&ldo;今日無我,明日豈有君?有朝一日趙家天子易地賞功,王亦不過為汴梁一布衣耳!&rdo;
&ldo;一定不能軟弱!&rdo;李煜告誡自己,&ldo;已經沒有辦法了,必須要破釜沉舟,必須要懸崖勒馬!&rdo;
盛怒之下的李煜,很快下詔與大宋決裂,他宣布廢棄&ldo;開寶&rdo;年號,公私文書一律改用干支紀年。他還傳諭京師戒嚴,動員兵民募集軍餉,堅守城池。
鄭彥華兵敗後,李煜深感金陵城衰微,必須加強防禦。為了保衛京畿,李煜急切尋求新的統帥。此時南唐國中幾乎國中無人,朝中無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