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页)
&ldo;名譽,是眾人公用之物,不可以多索取。仁義,為先王暫住之所,只可以停留一宿,不可以久居。把仁義昭示於人,會招致眾多責難。
&ldo;古代的至人,借路於仁,寄宿於義,以邀游於絕對自由自在的無限虛空,食在馬虎簡略即可得到收成的田間,立在不損己益人自滿自足的園圃上。絕對地自由自在,就是無為;馬虎簡略,就容易養活;不損己益人,故無所出。古時把這稱為採取真意以邀游。
&ldo;以富有為正道的人,不肯讓出俸祿;以名聲顯赫為正道的人,不肯讓出名譽。貪戀權勢的人,不能把權力讓給他人,他們操縱權力則膽戰心驚,喪失權力則悲傷不已,而對上述危害都不能引為鑑戒,為奪取其所求而不肯休止,這是在經受自然之誅殺。
&ldo;憎惡、慈愛、剝奪、賜給、諫止、教誨、使之得生、處死,這八項是規正人的手段,只有能遵循天道變化而無所滯礙的人能正確運用它。
&ldo;所以說自己正,方能正人正物。內心以為不對的,心靈就不會對它開放。&rdo;
孔子聽完,深沉地體味著,而後答:
&ldo;然。&rdo;
第廿三章孔子四訪73孔子悟道
過了一日,孔子又來問:
&ldo;今日安閒無事,請問您至道是什麼?&rdo;
我暢然地說:&ldo;你要進行齋戒,疏通你的心靈,清洗乾淨你的精神,打破你的智慧。
&ldo;道是深遠莫測,難以言說的呀!我將為你講說其大概輪廓‐‐
&ldo;凡昭明顯著之物都生於暗昧渾沌,有形之物生於無形,精氣從道生出,形體生於精氣,而萬物以形體相生。
&ldo;所以具有九竅之生物都是胎生,具有八竅之生物都是卵生。它來的時候沒有形跡,它去的時候不見邊際,沒有固定的通道和居處,廣大無際而四通八達。
&ldo;順應於它,就四肢強健,思慮通達,耳聰目明,用心不疲勞,應接外物不執滯成法而與時變通。天得不到它不會高,地得不到它不會廣,日月得不到它不能運行,萬物得不到它不能昌盛,這就是道呀!&rdo;
我端起了一隻茶杯,見孔子專注的神色,一直隨我右手指劃移的方向遊動,就繼續說:
&ldo;況且,博學之人不一定真知,善辯之人不一定有智慧,聖人是斷棄這些的。如那想增加也無法增加,想減少也不能減少之道,是聖人之所信守的。&rdo;
我又飲了一口茶,猶入其境地讚嘆:
&ldo;淵深啊,它就像大海,高大巍峨啊,它在終而復始地運行,運用計量萬物而不窮竭,然而君子遵行之道,豈能自外於它啊!萬物都前往資取,它也不匾乏,這就是道啊!&rdo;
孔子坐在草墊上,高額大臉一動不動地在默聽‐‐
&ldo;國中有這樣的人,既不是陰性,也不是陽性,住在天地之間,只是暫且把他稱作人,他將要返回他的本根去。從本始觀察,所謂生,不過是氣之聚集而已。雖然有長壽和夭折,相差又有多少呢!只是片刻之間的一種說法,怎麼能夠以它來確定堯和桀的是非呀?
&ldo;瓜果各有其條理,人間倫理關係雖然複雜,也可以排成倫序的。聖人遭遇此類事不逃避,過去了也不留戀。調和順應這一切,便是德;無心偶合於這一切,便是道。帝王興起之道理即在於此。
&ldo;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就像駿馬馳過縫隙一樣短暫,忽然之間而已。
&ldo;生長興起,無不發生出來;變化消逝,無不趨於消亡。已經變化生出,又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