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3 页)
還有那些堂姑堂叔,特別是小的那幾個,餓狠了就來明子家找她們嫂子要吃的。明子娘心善,跟大人再有矛盾,不會跟孩子置氣,就囑咐大姐,做飯的時候,多貼兩個餅子,東院兒的孩子來找吃食的時候,好拿給他們。
就這樣,這一整年,八爺爺家那三個最小的孩子,基本算是明子爹娘在養活著。
陸雪蓮去年賣布的時候算是幫了明子家的幫,他們三兄妹跟從家都是後搬來的,沒有分自留地,開荒也沒開出來多少,屯子裡餓得最苦的就是他們兩家。二姐時不時的就會拿點兒地瓜粉或是陳玉米偷偷交給雪蓮,有時候也幫著她挖點兒野菜,雪蓮去年掙了些錢,再從供銷社買上點糧食,將將巴巴的,三兄妹不至於餓死。秋收之前,她與她二哥倒底還是搬去了他們姥姥家那邊兒。那邊兒在省城郊區,還能偷偷買賣點東西,日子比高官屯好過點。
五月初,明子家在蒜地野種大白菜的時候,屯子裡的人才明白他家要幹什麼,都後悔當初沒跟著一起種,可是現種是來不及了,先觀望一年正好。那之後,明子家的蒜地就成了全屯人最關注的地方,比關家自己人看得都緊。
五月末,蒜起出來了,一畝多的地,起了兩千多斤鮮蒜。隴溝里的白菜長得跟別家菜地里的白菜看著也沒差什麼。
這個年代,是不賣鮮蒜的,都是把鮮蒜編成一捆一捆的,曬成干蒜才賣的。關家起蒜辮蒜的時候,正好不是農忙,半屯子的人都來幫忙。一天就把蒜運回家了,三天就辮完晾上了。特別是陸家那三兄妹,比自家的活幹得都上心。
這也看出來,明子娘平時與人為善的好處了。今年日子過得苦,明子家基本沒怎麼搶野菜,大家心裡都有數兒著呢!
大傢伙幫著幹活兒的那幾天,明子娘說什麼也沒讓人家白忙活,都是家裡供飯的。一天兩頓,中飯和晚飯。都是純糧食的玉米面餅子,菜就是白菜燉土豆。管飽。
這一年的秋天,家家戶戶早早就把開荒地里的糧食收回家藏起來了,大地里的玉米都沒人管,到秋收的時間了,上面沒有令兒下來的時候,高官屯也不動手收地。一直到公社叫了高隊長去,明確的通知他,按正常規定分糧之後,生產隊才開始收糧。
從那年之後,生產隊的糧食就再也沒打夠一人三百六的產量過。
大地收完了,就該收自留地里的白菜了,明子家的白菜產量一點兒都沒比別人家少。這下子,大傢伙可都學會了,全都躍躍欲試的等著明年也套著種呢!
等到收地瓜的時候,不用再瞞著產量了,家家都種了,就沒啥可瞞的了。
明子家的兩畝地瓜,收了七千斤。
屯子裡早早就開始挖地瓜的人家,收成自然就差些,好在今年的口糧分下來了。不用光指著這些過活了。
等到地都收拾完了,大傢伙一算收成,這一年,居然比往年收成都多。加上分的口糧,明年肯定都能吃得飽了。
不管怎麼說,改變是因為明子而起的。在人們樸實的思想里,都認為,明子是整個高官屯兒的福星。小福星沒事兒在屯子裡遛彎兒的時候,就總能得到各位嬸子伯娘嫂子姨的投喂,誰家有好吃的,都能想著給明子送一份兒。
入冬之後,明子娘遭遇了一次特別鬧心的重擊,直接過了醫院住了一周才出院。
事情跟明子姥姥和小姨有關。明子姥姥自打十年前改嫁給了靠山鎮的沈老海,這些年日子過得敢還算舒心,沈家在靠山鎮是大戶,沈老海又是大隊長,日子並不難過。
當初明子姥姥改嫁過去的時候,是帶著明子小姨嫁過去的,那家小姨才十歲。沈老海家的孫子都有比小姨大的了。誰能想到,小姨長大了,能跟沈家的孫子看對了眼呢?
消息傳到明子娘這裡的時候,明子娘一聽明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