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页)
我不知道楊廣說上面這番話之前有沒有仔細考慮過,但作為曾經率軍南下消滅陳國的大元帥,怎麼可以糊塗到如此地步?
首先,要表明自己愛民如子,又怎會把國內弄得民不聊生,烽煙四起;其次,保護敵國百姓,就應該在軍紀和執行軍紀上面下功夫,他老人家對此卻是隻字未提。再有,戰場瞬息萬變,軍事指揮官不能隨機應變,反而要老老實實寫好奏章等待批覆,腦袋被敵人砍下來了沒有指示也不能動。下這種命令的人,實在不是當首領的料,糊塗蟲而已。
更荒唐的還在後面。見高句麗軍堅守不出,楊廣又同時下達了兩道看似合理,執行起來卻是自相矛盾的命令:
no1 各軍包圍,攻城。
no2 如果對方答應投降,要馬上做好接受安撫工作,不准繼續進攻。
這個命令太理想化了,存在著致命的漏洞,而且高句麗人很快就發現並充分利用了這個漏洞。
於是便出現了以下場景:遼東城內快挺不住時就聲稱要投降,將領們只好暫時停止進攻,寫好文書上報。等到批文下來時,守軍又做好了戰鬥準備。這樣幾次下來隋軍全做的是無用功,可憐楊廣被人鑽了空子還沒有醒悟。
這一圍就是三個月,隋軍依然毫無進展。見一座城都攻不下,每天消耗的資源又實在太多,楊廣也坐不住了,親自跑來視察,大罵眾將無能,並表示,再不盡力,死啦死啦的!
大家當面都是磕頭如搗蒜,背後早就在肚子裡罵開啦:&ldo;你的狗屁命令讓我們像傻子一樣被人玩,還不能說!不是你亂指揮,遼東城早就拿下了。憑什麼怪我們不盡力?要死也是你先死!&rdo;
圍攻不成,只能改變策略了。於是,又有數支部隊從錦州等地出發,進擊高句麗本土。楊廣保證供給‐‐每人發給一百天的糧食,還有鎧甲、刀槍、衣服、攻城器械和炊事器具等等,士兵們聽說後都歡天喜地。
可是,別忙著高興啊,沒有車,沒有人,怎麼辦?答案是:自己背!這些加起來有多重呢?答案是:三石以上。
一石折成現在重量單位有多少呢?漢代的一石約合現在的27千克,宋代的一石約合現在的592千克,隋代記載不詳。但無論如何,每個士兵都至少要背上一百多斤的東西上路。誰背得動?!
這樣一來,士兵們可不幹了,誰愛背誰背,老子們不背!
針對軍隊中瀰漫的牴觸情緒,楊廣接著又下了道白痴命令:&ldo;膽敢遺棄糧食者,斬首!&rdo;
要知道,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盡的,於是他們中有人便發明出了一個辦法:索性出發之前就刨個坑,把糧食埋了。這可不算遺棄啊,我只是先存放在這兒,沒東西吃了再回來取‐‐好好的人,都變成松鼠了。
軍官們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應付上面了事。可是這畢竟不是辦法,有點飲鴆止渴的意思‐‐路剛走到一半,糧食就快吃完了。
渡過鴨綠江,這些部隊與高句麗軍相遇了。高句麗軍驚奇地發現,這些天朝軍隊怎麼毫無傳說中天朝軍隊的威儀,反倒更像叫花兵。一眼看去,幾乎個個都是面帶飢餓之色,疲憊不堪,仿佛大病初癒般!那是,缺吃少喝不說,還要背著一大堆裝備日夜兼程地趕路,是人都受不了啊!
於是,高句麗統帥乙支文德(這人在高句麗歷史上算是個人物,現在韓國海軍的一艘新型驅逐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決定,不管對方是丐幫還是病貓,先調戲一把再說。於是高句麗稍一交戰就連連後退,隋軍自然是&ldo;乘勝追擊&rdo;,一天內連續七次如此。雖說是七戰七捷,戰果卻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魯國人曹劌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