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第1/2 页)
這七年間,麴伯雅吃了很多的苦,遭了很多的罪,但是這些他都挺過去了。令他所不能接受的是,為何號稱天下之主的隋朝皇帝(包括後來的唐朝皇帝)不對他施以援手,讓他一個人苦苦支撐,最後真正幫上忙的卻是西突厥?一個關鍵時刻指望不上的老大,對自己又有多大意義?索性不如現實一點,和西突厥搞好關係是正經。
關於這個問題,作為兒子的麴文泰也抱有相似的想法。
復位成功的當年,麴伯雅去世,麴文泰登基為王。雖然有些不太情願,但他還是依照慣例派遣使者向唐朝告哀。唐朝也派人前往弔唁,拉開了雙方互動的序幕。
此後,雙方不時地互有往來:高昌除了進貢物品外,還及時地向唐朝通報西域各國的最新動向,唐朝對於高昌的態度和行為也很滿意,一切看起來都很美。
然而,國與國的關係核心在於利益。隨著唐朝的日益強盛,麴文泰心裡越來越不舒坦。當然他並不敢公然挑戰唐朝,但找些出氣包來踹上兩腳的膽量還是有的。
於是,西域各國前往唐朝的使團或商隊,在必經之路高昌國境內受到了雁過拔毛式的橫徵暴斂。無奈在別人的地盤上做不了主,只能低聲下氣,打落門牙往肚子裡咽。最後實在受不了了,也只好三十六計走為上,寧可穿過危機四伏的沙漠,也不願穿過人煙稠密的高昌國。
但是在麴文泰看來,這事不能就這麼完了。我給你鋪好了道路,設好了關卡,還招了這麼多收費人員,你們不來,我從哪兒找錢養活他們?既然不聽話,那就得教訓到聽話為止。
很不幸的,焉耆王國由於第一個向唐朝申請開放沙漠口岸,放棄通過高昌境內,被理所當然地視為出頭鳥,挨了一槍:高昌國軍隊侵入境內,大肆搶掠而去。
高昌的鄰居伊吾國,原先臣服於西突厥,後來又改伺奉唐朝,西突厥一向記著這筆帳。現在高昌有心效仿山姆大叔,打算當個西域國際警察。這一想法與西突厥不謀而合,於是,在西突厥的支持下,高昌又對伊吾下了毒手。
可憐伊吾連一個高昌都無法抵抗,更別說再加上一個巨無霸級的西突厥,只好向新認的老大唐朝求救。
當時西突厥的狀況也頗有些特殊,這裡需要交待一下。
東突厥滅亡後,前任可汗‐‐始畢可汗的兒子阿史那欲谷逃到了親戚西突厥那裡。可是,他非但沒有對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同俄的收留表示感激,反而在羽翼豐滿後自立為乙毗咄陸可汗,並把親戚兼恩人的阿史那同俄趕到了拔汗那(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
可憐阿史那同俄沒有能夠重演麴伯雅的復辟奇蹟,而是死在了拔汗那。此後,部分部落擁護他的侄兒阿史那薄布為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
於是西突厥便分化為兩個並立的政權,一稱南庭,一稱北庭。
玄奘西行取經路上經過的是南庭,首領便是葉護可汗。
隨著時間的推移,北庭的乙毗咄陸可汗阿史那欲谷的勢力越來越強大,統一西突厥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終於,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他率軍成功消滅了葉護可汗,統一了西突厥。
歷史再次印證了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至理名言。麴文泰很快便與阿史那欲谷打得火熱。
唐朝接到了伊吾的求救,不由得大吃一驚。驚的不是西突厥出兵,而是一向老老實實臣服自己的高昌居然反水,投奔到了西突厥的陣營。看來對於這個麴文泰,可要好好注意一番了。
經過一番準備,李世民向高昌王麴文泰下了詔書。詔書內容一是痛斥麴文泰反覆無常的行徑,二是要求麴文泰把冠軍大將軍阿史那矩派遣到長安來,有事相商。
這位大將軍的姓氏已經清楚地表明了他的出身&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