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页)
埋怨歸埋怨,不過卻只是一點小性子而已,八歸可不敢真當她可以向娘子無理取鬧,娘子人好不假,不過真要是板起臉來,也是嚇人得很。
鄭瑾兒一見鄭十三之面,不等他施禮,急問:&ldo;查得如何了?&rdo;
鄭十三生得相貌普通,是絕對的在人群之中不會被人多看第二眼的人,不過越是這種相貌普通但身手高強的侍衛,越受高門望族的重用,不被人注意本身就是絕佳的隱身,躲在暗處保護主人或是出手一擊,往往事半功倍。
鄭十三不敢有半點失禮,態度恭謹地回答:&ldo;回娘子,崔向本是新吳人氏,中等人家,並無任何出奇之處,其父崔卓,落第舉子,私塾先生。其母崔吳氏,本是以前袁州司馬吳明何之女。&rdo;
鄭瑾兒臉上閃過一絲失望:&ldo;沒有了麼?&rdo;
鄭十三微一遲疑,又道:&ldo;小的也不知道這算不算重要之處,崔向來袁州之前,一向比較愚笨,在縣學進學的時候,被人稱為笨二郎,是縣學之中最末尾的一個,每次考試都是最後一名!&rdo;
鄭瑾兒臉上現出一絲玩味的笑容:&ldo;笨二郎,有他這樣裝傻充愣的笨人麼?這個崔向,倒是有趣得很。&rdo;
七令在一旁小聲地對八歸說:&ldo;壞了,娘子已經對崔向大大改觀,不再當他是小惡人了,八歸,聽我說,別再在娘子面前口口聲聲說小惡人了,好不好?&rdo;
八歸眼睛一白,不服氣地說道:&ldo;小惡人就是小惡人,不叫他小惡人,難道叫他大好人?&rdo;
七令不如八歸心思剔透,但對鄭瑾兒的心思轉變卻比八歸了如指掌,偷偷一笑:&ldo;看著,娘子以後會叫他笨二郎!&rdo;
被鄭瑾兒先是認定為小惡人,現在又有意喚為笨二郎的崔向,此時正無比煩躁,在房間中走來走去,不時還回頭看看桌上被他畫亂七八糟的紙張,搖搖頭,心情極為低沉。
許多事情,想到容易做來難,改造馬車,以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和製造工藝,只能從舒適性上下手,要提高舒適性,首先要從減震開始。減震的原理崔向也略懂一二,現代汽車的減震主要是彈簧和液壓杆,在唐朝液壓杆顯然是空中樓閣,無法實現,只能在彈簧上面下些功夫。
彈簧……以目前鐵匠的手藝,能練出彈性十足的鋼,然後再彎製成彈簧麼?
其實說來唐朝的冶煉工藝也很發達,不說別的,單是唐朝軍隊中使用的陌刀,就是用一種百鍊鋼打制,異常鋒利。單把陌刀重約五十斤,幾乎等同於兵士的身高。作戰之時,兵士雙手持刀,排成一列,威風凜凜,光芒閃過,如同一片陌刀的鋼鐵之牆,令人望之目眩,威武不可侵犯。
陌刀在大唐與吐蕃和突厥這些善於騎射的遊牧民族作戰之時,對於最終戰勝來去如風的騎兵,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但陌刀製造工藝複雜,成本高,唐朝以後,到了宋朝,陌刀就徹底失傳了。
既然大唐能夠制出威名赫赫的陌刀,也能煉出繞指的軟劍,那麼打造出哪怕粗糙一些的彈簧也是有可能的,許多時候,科技向前邁進一步,並不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多少生產力水平,而僅僅是一個奇思妙想。
姑且先當大唐的鐵匠有如此高超的工藝,彈簧問題解決之後,就是馬車的構造問題。僅僅靠一些彈簧的支撐要為馬車減震,似乎還差了一些什麼?唐時的馬車都是木頭打制,木軸、木輪、木廂,都是由不易磨損的硬木材質製成。木軸、木輪與木廂的連接之處,全是硬碰硬的接觸,沒有滾動裝置,當然更沒有現代化的軸承。軸承就不用想了,技術層次差得太多,不可能製造出來。但是否還有其他辦法,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