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2 页)
&ldo;可是娘子,千萬不要上了小惡人的當,他能說會道,最會騙人……&rdo;八歸話未說完,就被鄭瑾兒的眼神制止,鄭瑾兒看了七令一眼,說道:&ldo;不許再叫他小惡人,叫他崔郎君!&rdo;
崔郎君崔向此時正腳步匆匆,半個時辰後,就來到明月山,問了問行人,得知崔氏學堂和州學的學子還在山上的山月亭之處,詩會未散。他有心看看詩會到底是何等盛況,再說現在時候不早不晚,回去的話,少不了又被父親一頓盤查。
山不高,路不陡,不多時他便來到山月亭。
山月亭建在半山腰的一處空地之上,亭子不大,不過亭子四周有一片占地不下五六畝的平地,長有各色花草,還有小溪汩汩流淌,確實是一處休閒聚會的好地方‐‐此時此刻,山月亭四周坐滿五六十人,皆是十六七歲的學子,有人斜坐在山石之上,臨風望雲,有人背靠一株大樹,正好乘涼,有人坐在溪邊,臨水吟詩,有人在空地走個不停,雙手在身前叉來叉去,似乎在沉吟,又或者在學溫庭筠。
溫庭筠人稱溫八叉,是指作詩之時,他雙手交叉身後,十指交錯,一叉一分,一共八次,必定會做出一首詩詞,所以人稱才華僅於曹植。正因前有曹七步,所以才今有溫八叉。
但顯然這名學子遠不如溫八叉,他叉了也不知有幾十叉,走了不知幾十步,還是緊鎖眉頭,沒有吟出一句詩句。
崔向躲在一邊,並沒有近前,萬一被夏先生發現,可就現眼了。人群之中,見崔越和一名清瘦如竹的老者坐在一起,二人正對一疊詩作指指點點。
夏先生坐於一處高台之下,微閉雙目,看似閉目養神,其實卻在暗中觀察各個學子的一舉一動。
肥頭大耳的崔輝在人群之中走來走去,顯得他格外高大,見到一名學子就會滔滔不絕說上一通,充分顯露他的高人風範。
將場中情形盡收眼底,崔向突然驚訝地發現,崔安居然不在!崔居正一人和數名州學學子在一起激辯,爭論得面紅耳赤,他沒有了以前的頑劣模樣,一臉的慷慨激昂,雖然對方人多勢眾,卻毫無退縮之意,毫不退讓。
崔安去了哪裡?依他的性子,可以揚名的大好時機怎會錯過?崔向心中閃過一絲疑問。
看樣子,聚會也接近了尾聲,恐怕二叔和清瘦老者正在評定誰的詩作可以列為第一等吧?只是現在天色不早了,為何還不動身返程?
是了,記得夏先生說過說不定有高人意外來此,看現在的情景,恐怕是高人尚未現身,夏先生正在耐心等候。
崔向對高人不感興趣,正準備找個地方好藏身,然後等散會之後,好灰溜溜跟在人群之後好回家,突然聽到遠處一個熟悉的聲音高聲說道:&ldo;夏施主,小僧姍姍來遲,萬望見諒……&rdo;
第七十七章 聚會
今日的聚會和詩會,夏箴言憋了一肚子火。
提議州學和崔氏學堂聚會一起,然後以詩競賽,評判高下,本來是州學學正劉世軒的想法。不過劉世軒剛一提出,夏箴言就拍手贊成。只因說來崔氏學堂雖然自認和州學等同,但畢竟是私學,並不能代表一州教學的最高水平。要是崔氏學堂能和州學一較高下,萬一再僥倖勝之,夏箴言的名望就會躍居劉學正之上。
夏箴言在意的並不是自身名望,而是一種認可,是州學劉學正對他教學的認可,是袁州士子對崔氏學堂水平的認可,是崔刺史對他學問的認可,畢竟崔氏學堂成立才不足一年,說是可與州學相等,儘管眾人嘴上不說,心裡對崔氏學堂還是存了輕視之心。
夏箴言不能容忍別人對崔氏學堂的不屑,在他看來,只憑他堂堂的進士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