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页)
在4 月13日維也納陷落前的五天苦戰和在其後蘇軍占領的最初幾周中,奧地利人對於蘇聯這些諾言的實際意義便有所了解了。在上一年秋季,奧地利全國範圍內分散的抵抗組織因德國軍隊和民團中的奧籍兵士紛紛逃亡來歸而得到了加強。納粹為了保衛奧地利,最後企圖招募本地人入伍,稱為民團,這是一次夭折的&ldo;總體&rdo;動員。4 月2 ‐3 日夜間,反抗組織領導人與蘇軍司令托爾布欣元帥取得聯繫,並提出了一個計劃。托爾布欣元帥原則上接受了這一便利蘇軍進入維也納的計劃。4月5 ‐6 日,德國克雷默爾將軍聲稱,城內槍聲可聞,但並非來自俄國人的射擊,估計有一萬五千名武裝的奧地利人在反對德國人。4 月7 日,奧地利各游擊小組迎接紅軍。4 月13日維也納陷落時莫斯科電台宣布,維也納居民和奧地利其他地區的居民不僅在戰鬥時&ldo;協助紅軍,制止德國人的抵抗&rdo;,而且通過這樣幫助解放維也納而&ldo;保全了奧地利民族的榮譽&rdo;。4 月12日,《消息報》指出,&ldo;奧地利自由陣線在組織游擊小組和成立南斯拉夫軍中的奧地利部隊方面都起過重要作用。&rdo;
然而,儘管蘇聯官方這樣承認奧地利人的協助,並且向全體奧地利居民作出過種種保證,但是維也納的群眾在這時候卻親身經歷了所有大規模擄掠和瘋狂破壞的恐怖。對俄國軍隊來說,奪取維也納被公認為一次長期而298 艱巨戰役的頂點。他們曾經看到自己的國家慘遭蹂躪,自己的村莊化為灰燼,自己的婦女為殘酷的侵略者所污辱,由於侵略者自詡屬於一個優秀種族,使所犯暴行更為人所不齒。此外,俄軍中大多數是簡單幼稚的士兵,他們在勝利時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粗野放蕩,他們也不去細辨操德語的人中這一個與那一個的差別。就這種士兵來說,他們要求痛痛快快地滿足自己的復仇欲望,也許是不足為奇的。然而,無庸置疑,大多數維也納人現在只希望結束戰爭,不管抱著什麼保留態度,他們都在準備把俄國人當作解放者來歡迎。假如蘇聯軍隊的行為有所節制,與他們司令宮的聲明相稱,他們贏得的友好與尊敬,很可能不下於他們實際上引起的恐怖與仇恨。他們初期在奧地利的所作所為,正如在歐洲的其他地區一樣,使得人們堅定不移地要反對他們。
同時,我們在回顧過去時也要說一句公平活,維也納陷落時和後來一個階段突出表現出來的種種暴行,絕非都是蘇聯士兵干出來的。倫納寫下了他的看法,說戰勝者所造成的破壞,在許多情況下比納粹分子撤退時所犯下的罪行要輕得多。納粹分子撤退前的破壞堪稱典型,他們把不能帶走的一切補給品和設備都搞成廢物。就是這些納粹分子,命令救火隊撤出城市,好把許多東西都付之一炬,使人無法搶救。尤其是這個都城的象徵、右代聖殿聖史蒂芬大教堂,也是納粹分子下令開炮予以摧毀的。
此外,在各大城市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那麼一批不法之徒,其人數隨難民逃兵和地痞流氓的流入而激增。流入的這些人是在蘇軍挺進之前從十幾個國家逃亡出來的。果子酒和杜松子酒到處都是,無人收進空室的酒窖。食品和生活日用品的一切正常銷售制度已遭破壞。整個社會生活組織暫時處於崩潰狀態。在這種幻滅和絕望的時刻,就連那些平素矜莊自持、奉公守法的人,為了苟延殘喘,有時候也不得不象小偷土匪那樣行動了。
在鄉村里,情況自然要安逸得多。可是,即使在鄉村,蘇軍到達時也免不了犯下種種暴行,這樣就使原來歡迎解放者的許多奧地利人猛然醒悟了。事情也怪,正是299 這類暴行所造成的一個事件卻決定了奧地利第一個戰後政府的成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值得詳細一談。
卡爾&iddot;倫納博士是老一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