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页)
烏曼‐博托沙尼戰役是一次複雜的非常富有教益的戰役。
交戰中,再一次顯示了我軍全體人員高度的精神戰鬥素質,軍人的英雄主義和在戰鬥中的堅毅不撥精神,以及他們在複雜條件下進行戰鬥行動,廣泛運用機動戰術和克服一切艱難困苦的本領。蘇聯士兵在此次戰役中在勇敢和英雄主義方面作出了榜樣。我們不能不為他們的頑強精沖而高興。
各級和各兵種的指揮員和司令部在戰役準備、戰場軍隊指揮和組織協同方面表現了高超的軍人技能。
烏曼‐博托沙尼戰役明顯地體現出,在戰役學和戰術方面我軍較之敵人占有完全的優勢。突破防禦,坦克衝撞和坦克集團軍在戰役縱深的行動,向兩翼方向發展突破,抗擊並粉碎敵坦克師的反衝擊,在春汛時節強渡江河障礙,在戰役過程中部隊向兩翼方向的轉彎,向南向西,再向南,各方面軍準確的協同動作‐‐所有這一切,都是根據情況和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戰役計劃堅定而有把握地完成的。
跨過同羅馬尼亞的國界和新的政治形勢,要求所有政治機關和政治部門做大量的工作。必須給部隊下達新的任務,必須使指揮員、政治工作人員和黨團組織的活動集中於園滿地完成戰鬥任務和正確地對待羅馬尼亞居民。我們跨過國界之後,每一個軍人都應清楚地懂得,我們不是作為復仇者,而是作為解放者而來到羅馬尼亞領土上的。我們清楚地知道,羅馬尼亞的勞動人民是不想反對蘇聯的,同希特勒結盟的是以安東內斯庫為首的親法西斯當局,是他們把羅馬尼亞推上了同希特勒結盟進行反蘇戰爭道路的。
3個烏克蘭方面軍三月攻勢的結果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關於粉碎左岸烏克蘭之敵的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得到了實現。
戰役過程中,大本營和總參謀部根據戰略計劃和戰區出現的情況,認真地實施領導,並給方面軍以發揚首創精神的機會。
由3個烏克蘭方面軍部隊實施的第二次突擊(歷史上稱作1944年的第二次突擊)是蘇聯軍事學術的新階段。第二次突擊的實質在於3個方面軍的戰役和戰略協同,目的旨在突破敵人的防禦配系,分割敵人的戰略戰線,爾後以快速部隊向縱深發展突破。
所有的3個烏克蘭方面軍部隊的進攻使得敵人不能實施機動,敵人的指揮部也無力對我們的進攻實施反機動,於是遭到失敗,這一失敗決定了德國法西斯軍隊在蘇德戰場南翼的徹底崩潰。希特勒把德軍的失敗歸罪於集團軍群司令官曼施泰因和克萊斯特元帥,撤了他們的職。同時,又將兩個集團軍群改名為&ldo;北烏克蘭&rdo;集團軍群和&ldo;南烏克蘭&rdo;集團軍群。分別任命莫德爾元帥和舍爾納上將為司令。希特勒對此二人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以為他們可以勝任工作,將會更堅決地進行戰鬥行動。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兩個司令比前任失敗得更慘。
在烏曼‐博托沙尼戰役期間,莫斯科曾7次為英雄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鳴放禮炮:為在烏曼方向上突破敵人防禦,為占領瓦普尼亞爾卡,為占領新烏克蘭卡和波莫什納亞;為占領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和強渡德涅斯特河;為占領五一城,為在175公里的正面上強渡德涅斯特河,為占領別利齊和前出到國境線;最後,為順利地強渡普魯特河,突破敵人防禦,占領多羅霍伊、博托沙尼和其他居民地,以及前出到謝列特河。
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在羅馬尼亞北部建立戰役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的勝利實施。
烏克蘭第2方面軍軍人所取得的勝利,是他們具有高昂的進攻士氣,高度的精神政治熱情和誓死粉碎敵人,從希特勒占領者手中解放蘇聯領土的堅定決心的結